正文

第二节 工程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2)

怎样当好工程师 作者:徐明达


4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阿波罗”号登月火箭由560万个零部件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就会有5 600个零部件出故障,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图上一条线,工人一身汗,做出产品来,浪费万万千”。工程师是产品的设计者、组织工程的指挥者,稍有不慎,就会给生产、产品品质造成重大影响,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何况在制造过程中还关系到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用户需求、测试环境、采购渠道、配套厂家工艺水平等许多方面,没有系统严密的分析头脑是难以胜任此重任的。工程师一定要严谨,谨慎细致,考虑问题全面,实事求是,报告成果准确无虚假,评定成果公正无私。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要以“零缺陷”的精神和标准要求自己!马虎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只可能当当助手,哪个上司敢把项目交给一个马大哈?有一次我在浙江的一家企业讲课,老板跟我说:“没错,我宁可用每个月工资8000元的工程师,也不敢用每月工资3000元的工程师,看起来便宜,可做坏一套磨具几十万元就没有了。”

辩证思维是揭示科技领域中各种矛盾运动规律的根本方法。形式逻辑思维能使判断推理具备逻辑结构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善用这两种思维,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综合,就能掌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相互联系,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

5博采众长的知识积累

工程师必须具备本行业深厚的专业知识,注意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同时为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还应注意开阔视野,了解相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水平,掌握各种通用性的学科知识。工程师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要不断地积累自身好的做法和前人的思想以及周围人的经验,将这些作为财富积累起来。学理工科的要学点文学、艺术、经济、法律知识,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在交流和表达时,就会带来更大的帮助。中国有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艺不压身”,从两个角度说明了知识和积累的重要性。

还有的工程师热衷于突击眼前的任务,满足于老板的奖金和酒宴,对于应该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却不重视,甚至在技术岗位上工作了几年,还不知道怎样制定本企业标准,这样于己于公司都无好处。

借鉴非常重要,在工作过程中,不要一切都自己开发、研究,要大胆地借鉴国外的东西,直接学习和模仿别人的产品,既可以消除许多缺陷点,避免走弯路,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费用,抢先一步推向市场。

6实用过硬的业务技能

什么是基本功呢?基本功可以理解为基础功夫、基本技能、基础本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基本功。厨师有厨师的基本功,大夫有大夫的基本功,科技人员也不例外。不管哪个岗位上的专门人才,都有“应知应会”的职务要求,不“知”不“会”不行,“知”而不“会”也不行。科技人员除了测绘和计算的基本功外,还应有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功;制订计划与组织实施的基本功,等等。这里要提及徒手绘图技巧,在电脑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徒手绘图技巧较差。其实电脑不能完全代替人脑,电脑是靠人脑指挥的。人不可能在任何场合都带着电脑,遇到测绘、构思、向人表述时,提起笔来,能将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方案和产品三两下就表现出来,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手绘区别于电脑设计的长处,灵活机动,不受条件限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正如上街购物,心算往往比计算器来得简便、快捷一样。

工程师应该有一手操作技能。无论什么产品,似乎都少不了钳工技能。在机械行业,钳工是指导别的工种完成设备维修、设备制造、组装部件的组织者,我们这一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大学毕业生是顶着“臭知识分子”帽子下基层劳动的,但实践锻炼了我,在开展技术革新过程中,我学会了车、铣、刨、磨和画线等技艺,甚至还会修锁配钥匙,这给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会实际操作,能给制定工艺、指导生产带来“资格”,近几年兴起的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战的继续教育很有必要。

我们要成为“企业里受欢迎的高手”!不是科学院里的专家,不是陈景润!企业里的高手,不仅仅要了解技术、工艺以及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操作技艺,还要有团队意识、管理才能、协调沟通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是高手的综合素质的体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