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工程师的素质和知识结构(1)

怎样当好工程师 作者:徐明达


大学毕业生一到企业,最希望能坐办公室,在电脑前开始自己的技术生涯。他们往往对生产第一线的摸爬滚打缺少思想准备,也不愿意主动做这件事情。与其搞技术管理,不如搞设计,往往重视“想出来”,不重视如何“做出来”,更不去想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怎样预防。初来乍到,如何展开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本节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解释。

一优秀工程师的六项修炼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18世纪的时候,一个人大学毕业,他的知识可以用60年到90年;近50年来可以用5年到10年;进入21世纪,也许3年后知识就已经落伍,甚至刚毕业就需要重新学习。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办公变革的无纸化,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工作节奏。如何学会并掌握这些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以提高我们的办事节奏和效率呢?根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和智力型融合的管理专家。勇于探索,敢于攻坚,不畏艰险,锲而不舍,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奋斗终生。经验将属于那些善于用理论去观察、总结、刻苦钻研、“衣带渐宽终不悔”、特别是能从失败中找到教训的人。

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固然要有外在环境:要找好的大学,有名师教授,但课堂只是获得理论的启蒙,实践才能为深刻认识理论提供阶梯。毕业后要勇于投入热火朝天的生产实践场所去积累经验。要有勇气和决心在现场、在班组摸爬滚打,取得真经,不要一去就坐办公室。

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面对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吗?一个人杰出成就的根源并不在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于他们如何运用他们所拥有的特质。杰出的表现是努力刻苦得来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信心。每位优秀工程师都有一段自强不息数十年如一日不懈努力求知求解的历程。

2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究竟什么最重要?历史响亮地回答,未来不断地呼唤:最重要的是创造。创造造就了人类,创造书写了历史,创造改变着世界,创造孕育着未来。工程师要发挥创造性思维。科学劳动是高度的创造性劳动。掌握知识只是提供了创造的条件,如果不进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思维,不随时提出新的问题、新的思想、新的假说、新的方法,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工程师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能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面前游刃有余,更要对未来的发展态势作出精确的展望。只有比别人想得远才能比对手走得更远。每个人都希望成才,那么,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创造。只有创造才能衡量人生的价值,也只有创造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生事物,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以钻研为乐趣,这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仅仅把工作当做饭碗的人连熟手都成不了,更何况高手。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可以为解决一个问题通宵干,躺在床上也在寻思解决方案,这样的人就是高手的苗子!图11是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为企业拓展新业务,自主开发农用车车桥时设想的一系列工装和专用设备设计图。按说我所在的企业铁道部机车厂是和火车头打交道的,但敢于创造性地设计出车桥桥壳扩张机,用小吨位油压机解决了千吨水压机才能加工的问题。一个二汽集团的专家对我说:“我搞了一辈子汽车了,没想到过你的加工方法,你太令我敬佩了”。

图1-1(图略)工装设计图

3快速有效的信息渠道

反应迅速的人际网络可以帮助优秀的工程师迅速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信息,从而能够比其他人更早进入工作状态。有效的人际网络一是要包含对的人,二是获得响应的速度快。他们所认识的专家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正确的答案。

有些人容易得到错误的信息,通常是因为问错人,或是知道答案的专家并不在他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假设优秀工程师只用花费几分钟就从老师或朋友那里得到他们所要的答案,其他的人大概要花一两天的时间,而且通常得到的还是错误的信息。长时间下来,累积的差异相当可观。“找对人”非常重要!优秀的工程师因为建立了更迅速有效的渠道而能够快速超越普通的工程师。所以,优秀的工程师要在建立、维系及运用专家人际关系网络上下工夫、用精神。古人曰“下君用己之力,中君用己之智,上君用人之力”,这叫做低成本策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