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节 人机工程和色彩运用(5)

怎样当好工程师 作者:徐明达


3人机工程学的指导原则

应保证物理、化学、生物等条件对人的健康无不良影响,并能使工作者保持其效率,促进其能力的发挥。为此,既要考虑客观的可测量条件,又要考虑主观方面可确定的条件。

(1)工作室空间尺寸要足够大,各种操作器应布置在可触及的范围内;为此,要考虑工作室人数、占用的空间、设备占用面积、通道等因素。

(2)空气条件应满足基本要求。为此,要考虑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辐射、室内空气的污染、消耗空气的设备等因素。

(3)应根据具体工作活动布置照明,使视知觉舒适,为此,要考虑照度、照明的均匀性、无眩光、对比度、光色、人的年龄等因素。

(4)应以心理学的观点来考虑工作房间和工作器具的色彩配置,为此,要考虑色调、色相、明度、纯度各配置的调和与对比关系等因素。

(5)必须防止有危险的物质和有害射线的作用,为此,要考虑粉尘及有毒性气体辐射线、微波等防止措施。

(6)室外工作情况下,必须有足够的抵御坏天气的防护措施,要防热、防冻、防风、防雨、防雪、防水。

(7)应避免有害健康或导致危险的噪声影响,降低和控制振动源,提供个人防振措施。

(8)工作高度、座位、工作面、工作台的设计应适合操作者的身体尺寸,操作者可在工作中实现舒适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挺直,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的分配,手、臂、腿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9)座位装置应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特点,操作者应能交替采用坐姿和站姿,把手和手柄应与手和臂的结构相适应。

(10)当显示器的数量很多时,应注意其排列和布置,以清晰、迅速、可靠地获得信息,控制器的选择、设计和配合应适用于人体操作,各类控制器的功能应易于辨别,避免混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