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沟通障碍(7)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作者:(美)苏珊·凯恩


对这个鲜明差异的解释,与这两种文化如何定义“尊重”有关。正如我们在第8章中提到的,很多亚洲人通过冲突最小化来表现自尊。研究人员称,对于以色列人来说,“他们不会把‘分歧’视为无礼的标志,反而把它当成对方对此是关心的,并且是热情投入其中的标志”。

我们可以说,对格雷格和埃米莉来说,这种情况是相似的。当埃米莉在同格雷格的争吵中压低自己的声音并让自己变得平静时,她认为她在作出让步,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表现出来,是对格雷格尊重的表现。但格雷格却觉得埃米莉不在乎他,更糟糕的是,她都不屑于跟他争吵了。类似的情况是,当格雷格宣泄完自己的愤怒时,他是假定埃米莉像他一样,认为这种方式是对他们之间承诺关系的一种健康而诚实的表现。但是对她而言,这仿佛是格雷格对她厌倦了。卡罗尔·塔夫里斯在《愤怒:被误解的情绪》(Anger: The Misunderstood Emotion)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有关一条孟加拉眼镜蛇喜欢咬过往村民的故事。一天,一位哲人—一个可以达到自我控制的人—说服这条眼镜蛇,咬人是不对的。眼镜蛇发誓说它再也不会咬人了,而事实上它也做到了。不久之后,村里的男孩子就不再惧怕这条眼镜蛇了,甚至开始虐待它,把它打得鲜血淋漓。眼镜蛇对哲人抱怨说:“难道这就是我遵守承诺所应得的吗?”

哲人告诉它:“我是告诉你不要咬人,但我没有不让你吐芯子吓唬他们啊。”

塔夫里斯写道:“很多人,就像那条哲人的眼镜蛇一样,把咬人和吐芯子混为一谈。”

很多像格雷格和埃米莉一样的人都应该从这个哲人的故事中有所领悟:格雷格不应该总是咬人,但“吐芯子”却是可以的。不仅他可以吐芯子,埃米莉也可以。

格雷格应该从他对愤怒的假设开始改变。他认为,正如我们大多数人那样,发怒会宣泄被压制的过剩精力。这种“宣泄假说”指的是攻击性会在我们的内心滋长,直到我们能找到正确的方式发泄为止。这种假设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弗洛伊德复兴了这个假设,并且于20世纪60年代找到了宣泄的方式—沙包和近乎原始的嘶喊。宣泄假说依然是个谜,虽然它似乎合情合理又很文雅,但正确与否却还是个谜。研究显示,发泄并不能排遣愤懑,反而会让它更为剧烈。

当我们不能随意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最好能关上自己的“闸门”。令人惊讶的是,神经病学家甚至发现有人注射肉毒杆菌来防止脸上出现生气的表情,这种方法似乎是有效的,因为皱眉的表情会引发杏仁核产生消极的情绪。生气不仅会破坏这种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数天之后,那个发泄情绪的人还要想办法来弥补自己的另一半。尽管在争吵之后通过做爱这种神奇的方式来补救是种很流行的方式,但对很多夫妻来说,重新共浴爱河是需要时间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