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为什么旅行》第八章 因有梦(4)

我们为什么旅行 作者:小鹏


公元1631年的一天,在印度阿格拉的皇宫里,已经病入膏肓的王后眼望丈夫,虚弱地说:“如果我死了,如果你还依然爱我,请为我建造一座世间最美丽的陵墓。”“好!”深爱妻子的国王斩钉截铁地答应。噩耗传来,举国皆痛,但没人比他更痛。痛苦往往是人类潜能的催化剂,这已被无数中外案例证明。国王用了整整22年时间,终于兑现了他的承诺。直到将近400年后的今天,这座陵墓也依旧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当我走进陵墓内部,看到国王和王后的两具石棺并排放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互相依偎,不再离弃。泰姬陵旁有条小河,死水微澜,对岸杂草丛生,更是荒芜一片。按照国王最初的梦想,那片至今荒芜的草地上本应另建一座陵墓,结构样式与泰姬陵完全一样,只不过泰姬陵是纯白色的,而国王为自己建的那座则是纯黑色的,两座陵墓之间再用一座黑白相间的石桥相连。可惜后来国王被篡权的儿子幽闭至死,这个完美得像童话一样的梦想最终没能实现。

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非开普敦,有一个叫罗罕的年轻人,刚过而立就已在汽配行业挖到第一桶金。他受邀参加了一次蒸汽火车旅行,一上车他就迷上了这个开起来像打雷一样轰然作响的庞然大物,他从车头到车尾,仔细研究着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还跟火车司机聊了一路。不久后他在一次拍卖会上拍下一辆殖民时代的火车车厢,然后花重金改造装修,他梦想有天能带家人坐着属于自己的豪华火车到非洲草原看动物。这就是“非洲之傲”列车的前身,现在已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豪华列车之一。我曾有幸到列车创始人罗罕先生的庄园做客,他跟我说,“我把以前汽配公司的股份卖得一干二净,买回来一节节报废的车厢,我的朋友都以为我疯了,买了一堆破烂木头(殖民时代的车厢基本都是木质的)。”“当年只有老婆支持我,朋友都说跨行做生意没有不亏本的。他们不明白这不是生意,这是梦想!”“30岁时我很有钱,40岁时差点破产,50岁时我成了火车大亨。你看我现在都60多了,每年还要自己开几次飞机到天上转转。”说这话时,他的骄傲也骄傲地写在脸上。现在他的非洲之傲不仅在南非运行,还开通了世界最长的火车线路,每两年开一次,历时3 0天,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开普敦一路向北,最终抵达最北面的埃及开罗(不通火车的地方就用私人飞机接驳)。那条紧贴大地蜿蜒前行的青蛇,真正成了非洲的骄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