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为什么旅行》第八章 因有梦(5)

我们为什么旅行 作者:小鹏


印度国王和铁路大亨干的事对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但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活着,否则跟睡了吃、吃了睡的猪仔有什么区别?

如果做一份关于梦想的问卷调查,可能有超过一半的中国青年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环游世界。其中大部分人说完也就把这梦想束之高阁,因为他们总被各种各样的理由羁绊,但还是有一些人整理好背包,趁着夜色出发了。

谷岳和刘畅搭车去了柏林,从北京到柏林,三个月换了88辆车,行程超过16000公里。最终谷岳见到了他在德国的女友,刘畅完成了他三十岁的成人礼。

2012年8月,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走志愿者放弃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安逸,到青海果洛用1 0天时间禁语徒步,徒步之后,他们还将在青海支教半年。他们除了把串串脚印留在群山之间,也同时传递了爱心,传递了一种感召心灵的能量。

还有几个北京80后,把房子卖了换成两辆房车,车身上用油漆刷上他们的决心:不可掉头。他们计划用两年时间,以自驾房车的方式走遍世界。

我知道还有更多人正走在与梦想无限接近的路上。比如间隔年里顺道捡了个日本媳妇的孙东纯,毕业旅行时就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的陈宇欣,穿着趿拉板儿口袋里揣83块钱就敢去西藏的张小砚……

几年前当我独自走在异乡街头,总会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我摇头,他们还会继续猜,韩国人?香港人?台湾人?可现在全世界都已习惯出现在家门口的中国人,即使在那些最偏最远的角落。

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但不见得每个梦想都被尊重。当我们被嘲笑、被打击、被质疑的时候,往往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在我把环游世界作为梦想之初,日子过得并不轻松。而真正的人生谷底,并不是最穷的时候,而是最彷徨的时候。那时我跟自己说,谷底不是名词,而是一种“正在经过谷底”的状态,反正明天不可能更坏,那就坚持到明天看看再说。如果这招不管用,我就使出杀手锏,严肃地问自己,“如果不去听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声音,你后悔做这件事吗?”然后也就有了答案。我们总是太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何不痛痛快快地活一次给自己看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