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非求碗热汤喝》海南游食记(1)

无非求碗热汤喝 作者:张佳玮


十二月的海南午后经不起毛衣,穿T恤走在太阳底下,又有点春寒料峭的错觉。酒店在海口的海边,旁有牛与田。坐车进市区时,黑黄交加的牛们被主人牵着在田里溜达,尾巴摇得像女孩子撒娇时的辫子。南方的天空没有江南或东海边那样淡蓝墨水洇纸似的纯蓝,因为阳光色调太烈,就跟印象派画儿里诺曼底的布丁似的,天空里一线线一缕缕加金。

从一连串名字里带“人民”或“东”“西”的路走,穿过东门市场,上博爱路。后面一片大海的味道——确切说,大海浓缩发酵的味道,都是一进汤就浓鲜诱人,干闻让人想一死了之的干货——当年赵高往始皇帝尸体旁塞鲍鱼,可怜了始皇帝在天之灵。早前看见有凉茶卖,铺子上一色排开各类药方,犹如广东老火汤的配方,店主口气壮阔,俨然每碗茶都是和田之宝昆山之玉,喝一口长命百岁的。买了杯加了金银花和罗汉果的茶喝,比上海可以买到的王老吉味浓,清凉而甜,末了的一丝清苦之味也明显,层次分明。

博爱路走过好几个十字路口,找到朋友郑而重之推荐的牛腩店,叫了一份牛腩饭坐下。南海的牛腩店大多风景如此:黑黝黝一个店,几张似倒非倒桌,两个油腻腻电扇,外观去布衣荆钗,暗藏着天香国色——张爱玲说女人相信街角胡同才能吃到美食,确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牛腩、牛腱等上来,饭应是蒸过,粒粒分明,不相粘连。另放了一瓶南乳酱,自蘸取。

以前屈原招魂,拿“肥牛之腱”勾引人。牛腩牛腱都好在韧、脆。牛筋虽然口感精妙,但多少有些少了肉感,只余肉味了。这牛腩做得极道地,入口一嚼,能有叽的一声,肉汁迸裂,其韧脆如此。虽韧脆,但估计被熬煮得当,所以蘸南乳酱也不拒绝,没硬邦邦的架子。轻脆韧鲜,在嘴里蹦跳犹如活物。肉汁亦鲜,用来拌蒸饭,一清二白,没有什么暧昧融化的调子。米饭和牛腩一样筋道,陪汤一路滑下去,味道鲜浓,过口不咸,端的是好。

黄昏时溜到领市馆,菜单厚重到可以砸人,前半段照例是各地用来哄人的秘制的、极品的、尊贵的、奢华的、高雅的、提神醒脑补充智力、吃一份保证连通三万六千大周天长二十年功力的滋补型名菜,翻过,找海南当地名点。文昌鸡太受欢迎,已被点完,苏轼当年所谓“只鸡斗酒定吾”是没机会了。点了一个大烩菜,一个白切东羊肉,一份炒粉和椰子饭了事。

各地烩菜其实大体相似,无非本地山珍野味,加本地最受欢迎的腌制品,加提鲜菌类,勾芡烩好,海南的烩菜比别地的都要清鲜些,据说料有十种。腐竹、蹄筋之类是各地家常,不稀罕,有趣的是贝类和香肠。贝类是海南本产,取其新鲜,烩了之后依然不失口感,不会软塌塌像嚼完的口香糖。香肠倒略有广东风味,略甜,韧。因了这两样,作料没下太重就烩出味道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