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中国,太生动了……(4)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作者:凤凰书品/编


窦文涛:我很奇怪,那个年代按说还男女授受不亲呢,怎么找对象、交朋友反倒好像比今天容易?

陈丹青:我们一方面男孩和女孩之间不知道互相说什么,另一方面男孩女孩在一起玩的机会绝对比今天多太多了。街坊邻居、插队落户的知青、江湖上认识的人……那时还不是商业社会,多的是时间,而且没有私人空间,随便就能到别人家里去。人跟人交往很频繁,每个人都有一大串朋友,如果这个人人缘好,朋友会维持终生。可是这种情况今天也许真的消失了。

窦文涛:听说有些孩子过春节,都给逼到花钱租男朋友、女朋友回家的份儿上了。我记得有一次看《非诚勿扰》,里面有个女孩说她喜欢民工。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现在中国农村有六千万留守妇女,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走了,只有她们留在村里养老人、养孩子。广东有些地方,工厂里几乎全是女工,男工辞职不干,好几个女工养着他,争着给他做女朋友 。你看,并不只是有钱的男人才有好几个女人,像这种男的,不干活,还有几个女工争相对他好。这是为什么,因为资源少?

陈丹青:这种事情在我们那个年代也有,民工族他们的人格上还有我们那个时代的东西,可能因为他们来自不发达地区,人际关系比较传统,没有那么快被改变。我比较有兴趣的是都市白领这个群体,我无法判断今天他们的交际选择跟我们那个时代相比是更自由、更有效了,还是更被动了。但我觉得,像我们这代已经做了父亲的人,应该放下偏见看《非诚勿扰》,不要太快判断它是庸俗还是高雅,它其实是作为一种新文化出现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比我们那会儿自由,但同时又远远不如我们自由,《非诚勿扰》里他们要在二十分钟内决定恋爱这么重要的事。或许有人说,现场配对的以后未必在一起,但我关心的不是这个, 我关心的是这种相亲方式许多年轻人能适应。

窦文涛:通过电视传播,更多的年轻人会接受这种方式。

陈丹青:无论从伦理上还是形态上,《非诚勿扰》都在改变男女交往的方式。这么敏感的一件事,婚姻学、社会学学者都应该研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