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格转移杀人事件》Flash Back(过去)(14)

人格转移杀人事件 作者:(日)西泽保彦


“很好,实体论的主要例证是?”

“认为观念为实体、精神为容器的英国联结心理学。”

“那反应论呢?”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还有以新弗洛伊德派的荷妮和弗洛姆为代表的……”

“不愧是弗洛伊德的信徒,对于反应论的具体例证,随口就能举出一堆名字。”

“那大概是因为……”不知是否基于无法反驳、节节败退的悔恨感,金吉尔咬紧嘴唇,“我是‘反应论’派的。”

“这可有意思了。那么,请你简洁地叙述无法赞同实体论的理由。”

“因为实体论到头来还是得抬出生理学上的实体。最典型的例子是具有心理实体论始祖地位的希波克拉底,他认为人的特质取决于构成人体的液体的成分多寡;例如,具有忧郁特质的人,是因为体内一种叫做黑胆汁的液体成分较多的缘故。这种心理实体论,最终会归结到大脑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甚至更极端的韦尼克的脑功能定位说等。当然,这些学说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错以为能从生理学角度来解释人的心灵。生理学能解释的部分,其实只有认为人类行动是依特定刺激而定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已。换句话说,这种理论只能将人类的自我存在当成单纯的制约反应体,终究无法解释心灵究竟为何物。”

“换句话说,你的意思是,既然人类的自我无法以实体论来阐释,自然就无法加以科学的体系化?”

“是的。”

“你不赞同荣格的学说,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吧?”

“对。荣格认为‘原型’是存在于集体的潜意识中,换句话说,他将潜意识视为实体;这和将性欲称为生命能量,甚至还实际设计收集容器并测试大气含量的赖希有何不同?”

“好,所以你否定心理实体论,支持反应论。换句话说,你所持的立场是:‘人类的行动原理应从人际关系上的反应来探求,而自我存在乃是经由复数自我的相互认知才能成立’,对吧?”

“没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