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我该怎么应付家务活?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每天两个半小时,这是一位妈妈花在家务上的时间,包括煮饭、洗衣服、做清洁,不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这一数据来自于澳洲统计局的时间分配调查。其他西方国家的妈妈们,做家务的时间也不比这少。不知是谁说过,生活中可以确定的,只有死亡、税金和家务活。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干家务的时候,我们的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

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会带着不满做这些事情。我什么时候可以做完,去忙那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呢?为什么老公不多干点呢?孩子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东西摆好?这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不建议大家做“自认苦命的老婆”。恰恰相反,我们需要为把家务分派得更公平而努力。即使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家务仍会耗费很多时间。所以,最好尝试一下灵性上的好办法。

即便我们不谈过去的怨恨,也会发现,我们的心智因为白日梦和其他妄想变得麻木、僵化。在好几个小时的家务活之后,我们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大脑死亡”了。每周16个小时的消极和麻木状态,对我们的业力可没什么好处。意念限制住了心智,它会产生惯性,让性格固化。就像苏珊·毛夏特在《妻职》(一本讲家务的不合理分配的书)里写的那样,“整天忙碌,很少休息,这不仅会让妈妈们变得沉闷无趣,也会让她开始胡思乱想。”

平和与知足,还有希望得到吗?——如果我们做家务时,抱持的刚好是与这两者相反的心态。即使每日打坐,但如果在那两小时内不能如法调伏心念,也一样会消掉我们的福德。是时候想想好法子了。如果把这16个小时用在灵性进化上,成为更镇定、更喜悦的人的机会就将大大增加。

很有意思的是,佛经里有好几个女性的例子,她们都在做家务的时候开悟了。一位被称为“小强人”的女性,在晚餐被火烧掉后,有了人生第一次深刻的体悟。她曾听闻佛法,在准备晚餐时,也都在思考佛陀的话语。精心准备的晚餐变成灰烬,令她看到了一切的无常。另外一位生活在佛陀住世的年代的女性,当她辛辛苦苦提来的一桶水被人碰倒,全都洒在地上流进土里时,她也在那一刻深刻地体验到了无常。

这一章提供了让做家务变成修行的好多好主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来应付各自不同的困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