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转换你的视角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与其设想我们的视角是唯一可行的,不如了解其他选择。有了本章谈到的那些视角,我们也许会体会到,做家务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是压力的释放,是可以马上看见成果的劳动。我发现,在开始做家务之前,点上一炷香是有帮助的。这既能让干活时可以有好味道闻,同时也是一种提醒,告诉自己,现在可以放下对家务习惯性的态度,改而采取一种灵性上的新方式。

金一直没有转换她看待家务的角度,直到她的禅修中心给她发了一封名为“工作禅”的邮件,想让有心帮忙的人准备些包着钱的信封派出去。她看到这样的工作与修行生活并不冲突,因为派这样的信封本身,也是一种修行——义工们可以带着布施的心态做事。

之后,金发现,可以把所有的活动都看成是修行,比如“清理杂务的修行”,当女儿们吵闹时“让她们平和下来的修行”。我们可以把觉察和其他灵性上的品质,比如开放、好奇和善良,放到我们所有的行为上,让它们成为我们修行的一部分。典型的一天应该包括“整理衣服的修行”、“给孩子们讲故事的修行”、“听收音机的修行”和“开车送孩子们去参加放学后的活动的修行”。

苏哈娜同意觉察可以带到任何事情之中的说法,但她觉得,当大谈“一切都是修行”时,修行者自己应该有正确的判断,因为它很容易导致忽略生活中正常的那些方面,比如打坐、学习、听老师上课、和修行团体在一起。

另外一个值得一试的角度是,想象你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一天,变成某个人,换上他的角色去体验一把他的生活。那会是什么样子?你会发现什么?就像我们在去新地方旅行时,会密切注意那里的一切,当我们用他人的角度来体验的话,会大大增加对当下的亲密感。

为了让我们的精神振作起来,避免负面思维带来的业力,做家务时我们倾向于放些欢快的音乐。无论是听西藏的唱诵,还是诺拉·琼斯的爵士,我们练习享受这一切,而不是因此愤怒。乔,一位已经80岁的好友,在洗衣机、洗碗机和微波炉前带大4个孩子(更别谈那些尿布了)。她的一生永远都是那么忙,但她回首往事,却十分怀念那段时光。问她的任何一个孩子,记忆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都会笑着答道:总是在歌唱。在边忙边放声歌唱一段时间后,你甚至会为了可以待在家里做家务而庆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