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了解拜访你的客人(2)

妈妈的佛法书之育儿篇 作者:(澳)萨拉·娜塔莉


很多人注意到,当心智状态很消极的时候,不可能打坐,也不可能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质。但这恰好是向内看的绝佳时机。老公在医院里煎熬,自己还得应付铺天盖地的焦虑,虽然如此,金还是决定带着她的压抑感来打坐:

今天我读了净香·贝克的《生活在禅中》,在其中发现了一条应对受苦的好办法:我们不应该与它抗争,而应该接纳它、消化它,并且成为它。全然地开放,对生命完全地敞开,这是唯一能令人满意的生活之道。

我目前最大的痛苦是恐惧和焦虑。焦虑是可以感觉到的,它让我的胃不舒服,还带来了失眠以及其他生理上和情绪上的症状。我最初的打算是和它斗——我不应该焦虑,应该平和。我要回避这股焦虑。但这只让事情变得更糟。

另外一天夜里,我允许自己在打坐时充分感觉所有的痛苦。感觉来了,又走了,但我没有被它们牵着走。当它们离开时,我转而专注于能给我带来快乐的东西上,玩魔方、和我女儿堆积木。

如果我把心灵的能量都放在如何变得平和上面,我不认为我会像现在这样,能和实相连接在一起。我会被困住。把感觉硬生生地掰到一个预设的方向上,这样就与这一特殊的时刻擦肩而过了。

就如同杰克·康菲尔德在《狂喜之后》里说的那样:

在情绪上觉醒,意味着感觉它们,不多也不少。不需要改变我们的感觉,它们自己会变。

当我们鼓足勇气留意那些负面状态,就会对情绪的无常开始有第一手的了解。金写道:

最近我经历了一次小规模的情绪低潮。许多年来,应付老公的手术所累积的疲惫,现在终于抵达一个临界点。下个月他需要再做一次手术,永久性地移除人工造管。现在是我的禅宗修行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我观照情绪状态的能力,真的大大地改善了。那些痛苦的瞬间,就只是瞬间而已,它们看上去好像永远都不会结束,但最终会烟消云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