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条件养育》第二章 爱·给予和撤回(7)

无条件养育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判断哪里不对劲。我们都设定人类内心存在一种名为“动机”的物质,其可以很多、可以很少,也可以一点都没有。我们当然想让孩子拥有大量的动机,也就是说,想让他们高度自觉地完成作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等。

但问题是动机有不同种类,大多数心理学家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喜好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而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以读书为例,是想看下一章发生了什么,还是被许诺得到一张贴纸或一块比萨饼,二者的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有所不同,或者甚至是前者不如后者,尽管这两种说法皆是真理。我要强调的是: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当然,用一句话总结任何一个心理学发现,通常都会伴随着种种的限制条件和例外,但其基本论点已经被大量研究加以证明,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阶段、性别和文化背景,调查元素也包括不同任务和不同形式的奖励。

难怪那些因帮助他人而得到奖励的孩子,一旦停止奖励,最终会变得不乐于助人。还有很多其他证据:喂孩子喝一种他不熟悉的饮料,那些被施以奖励的孩子一周后最终会比没有得到奖励的孩子更不喜欢这种饮料。再比如,付钱让孩子解开智力玩具,试验结束后,孩子就不再玩儿它了,而没有得到报酬的孩子会花时间继续研究。

由此产生的一个寓意是:你的孩子有多少“动机”做某事真的并不重要——用便壶、练钢琴、去上学……任何事,你需要问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产生动力,换句话说,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奖励之下的动机所产生的影响通常会减少我们想要孩子拥有的动机:一种比奖励更持久的真正的兴趣。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现在要宣布一个很糟糕的消息:实物奖励(金钱、食物)和象征性奖励(分数、小星星)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同样适用于口头奖励。在许多情况下,表扬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与其他形式的奖励一样差劲。

首先,一句“做得好!”会干扰把某项任务真正做好。研究人员经反复研究发现:出色完成某项创造性工作的人在受到表扬之后,通常不会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为什么?原因有三:一,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好;二,表扬会降低人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主要目标变成了获得更多表扬);①三,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