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条件养育》第四章 惩罚的伤害(1)

无条件养育 作者:(美)艾尔菲·科恩


惩罚……控制……专制型养育……爱的撤回……有条件的爱——所有这些概念互相重叠,不过我们最熟悉和最容易理解的则是第一条。很简单,惩罚孩子就是给他们制造不愉快,或阻止他们感受愉快,目标往往在于改变他们的未来行为。换句话说,惩罚者用让对方吃苦头的方式给他们一个教训。①

即使不看各项科学研究成果,我们也会从根本上质疑这种养育手段的明智性。例如我们不禁会问:从长远来看,这种故意给孩子制造不愉快的方法真的会对孩子有利吗?如果惩罚如此有效,为何我不得不再三再四地惩罚孩子?

现有研究成果不能缓解大家的这些疑虑。1957年发表的一项经典养育研究成果连研究人员自己都吓了一跳。通过对幼儿园儿童及其母亲的观察,在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总结之后,研究人员声称:“惩罚造成的负面影响像一根沮丧的线一样贯穿所有调查结果。”惩罚被证明往往适得其反,无论家长是想借其停止孩子的攻击行为、过度依赖、尿床,或是其他什么。研究人员还发现,惩罚“作为一种意欲根除其目标行为的手段从长远来看毫无效用”。新近几项设计更全面的调查研究也力证了这一点,例如他们发现:“在家里对孩子打破规则的行为施以惩罚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外面打破规则。”②

迄今为止,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大量研究成果显示体罚——打屁股、扇耳光或其他引起身体疼痛的方式——作为管教手段尤其具有破坏性效果。研究数据压倒性地证明,体罚会让孩子变得更具攻击性,还会导致其他各种损害性后果(甚至都不清楚它是否能够达到暂时的顺从)。①打骂的确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而这个教训就是“你可以用伤害的方式来对待比你弱小的人”。

研究结果倡议对打屁股采取“零容忍”政策,固其不必要、无作用且会造成严重伤害。不过即使没有这些研究数据,我们基本的价值观也足以让我们站到对立面,我们对某些男人打骂妻子和女朋友的行为表示深恶痛绝,由此,成人对孩子的打骂就更不可取了——无论是出于何种形式和理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