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学导论》1.3 东方的终极实在:印度、波斯和中国(7)

哲学导论 作者:(美)罗伯特·C·所罗门


老子,或《道德经》的诗哲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或者据传说,中国有一位宗教神秘主义者,名叫老子,他所信奉的,是一种非议当权的中国王朝以及孔子所尊敬的上古英雄的学说。这种后来发展为道教的激进学说,也拒斥了孔子对于礼或道德之仁的外在表达的信仰。很可能,归于老子名下的那些被称作《道德经》的诗,是好几个人共同创作的,他们与孔子一样,有感于当时的不义行为和政治腐败,但作出回应的方式与孔子完全不同。他们是些神秘的隐士,认为实在的本性乃是道,但他们对于道的理解与孔子完全不同。他们认为,道无法通过话语或法则来言说或理解,也无法通过始终如一的君子操行得到体现。相反,他们认为,道只能亲熟。道的探求者只能通过冥思--而不是通过礼--以待它的显现。因此,《道德经》的作者们与孔子一样,主要关注的是实践和道德,其中包括仁的非个人性。不过,他们认为,“非个人的仁”的寻求或表达,无法以一种可见的、可说的、可观的方式进行。他们主张,道是“不可说的”,无法通过言词或思想得到认识。

老子,《道德经》①

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38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因此,这些神秘主义者是一元论者。他们相信,实在的本性是一,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一是活生生的,或有意识的。但是,他们没有走上古希腊的科学和万物有灵论之路。《道德经》的诗哲主张,这个一,这个活生生的实在,完全在我们日常经验的可见可感世界之外。无疑,它不是一种物质元素,也无法通过我们祖先设定的法则来认识。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57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