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记忆力好坏在于后天培养(1)

这样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作者:千高原


在知识剧增的今天,人们对自身的发展似乎越来越迷茫。不是吗?无数的孩子面对书本和试卷不知所措,数不清的公司员工面对复杂的工作事务晕头转向,大部分经理人面对难以计数的客户一筹莫展。一切都太多了,要读的书,要做的事,要见的人,多得让大脑几乎要爆炸。据统计,最近十几年的科学技术发明,超过了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一个人必须掌握的资讯几乎是20世纪60年代的30倍。随着信息量的增大,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可是,无论什么机器,也代替不了我们的大脑记忆。

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寻找记忆的突破口呢?

最好的办法是,改进我们的学习模式、记忆模式。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只有善于使用科学的方法,我们才能与时代同步。”是的,掌握科学的学习、工作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最关键。只有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使我们从沉重的困境中走出来。

事实也表明,只要正确地用脑,要记大量东西是完全可能的。人的记忆是人脑这一特殊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是一种天赋的功能。然而记忆能力的强弱绝不是天赋的,是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

世界名人与普通人的大脑结构、重量并无什么区别。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后,美国曾组织了一些外科专家检验小组分析他的大脑,结果并未发现其大脑表面皮层的容积结构和化学成分有特异之处。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大脑重2012克,比常人的1400克重得多,但法国作家安东尼·法朗士的大脑只重1017克,同样很有成就。因此,不能以人的脑袋大小来论聪明与否。

但是,记忆能力与年龄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曾表明,假如18岁至30岁的人,其记忆成绩为100,那么30岁至60岁的人,其记忆的平均成绩约为95;60岁至85岁的人,其记忆的平均成绩约为80~85。因而80高龄的人,如果身体健康,记忆力仍不算严重衰退,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历史上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晚年仍有所成就。达尔文60岁以后写出名著《人和动物的情绪表现》;爱迪生81岁时取得了第1033项发明专利;德国科学家洪宝德75岁时才正式动笔写他最重要的著作《宇宙》。可见,在记忆力上也适用自然界发展的“用进废退”这一规律。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人的智商的高低是天生的,记忆力也是天赋,而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并因此产生悲观情绪,放弃了学业。但实际上,记忆力的好坏绝不是天生的,根本不必悲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