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先令蜡烛》(17)

一先令蜡烛 作者:(英)约瑟芬·铁伊


新闻播报员为此潸然泪下,就像已经截稿后又发生了重大新闻一样。

任何对人性有了解的人,略微观察一下克莉丝汀·克雷之死的影响后都会发现,虽然她的死引起了怜惜、惊愕、恐慌、悔恨和不同程度的其他情感,但似乎没有一个人感到悲痛。唯一的真情流露就是罗伯特·提斯多伏在她尸体上歇斯底里的那一段,可谁知道那又有多少是出于自怜呢?克莉丝汀是国际巨星,不属于如此小的一个“圈子”,但她身边的熟人对这个不幸消息的最主要的反应就是惊愕。也不都是那样。原本预定执导她在英国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片子的科尼可能会失望;但要在片中和她演对手戏的男演员勒庸(后来的汤姆金斯)则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和克雷一起拍片可能会像帽子上带了羽毛一样出风头,但也会给票房带来压力;特伦德公爵夫人已经安排好一场以克雷为主角的午宴,打算巩固她在伦敦社交界女王的地位,现在只能咬牙切齿了;但莉迪亚·济慈却兴高采烈,她曾预言了克雷之死,即便作为一个成功的社会预言家,能猜得这么准也实属不凡。“亲爱的,你真了不起!”她的朋友恭维道。“亲爱的你太棒了!”没完没了。直到莉迪亚高兴地迷失了自己,整日穿梭于一个又一个聚会,一遍又一遍地入场时听到人们说:“莉迪亚来了!亲爱的,你是怎么--”并享受着他们的惊叹。不,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没有人为克莉丝汀·克雷的死心碎。所有人都把丧服拿出来,掸掉灰尘,希望能够受邀参加葬礼。

4

首先是验尸。在验尸的时候,一种最初的骚动开始显现。首先注意到平静表面之下的骚动的是吉米·霍普金斯,由于他在遇到好新闻时总是高兴地大喊:“好东西!好东西!”因而获得了他的绰号①,而且时,运不济时他的哲学是“上滚筒印刷的都是好东西”。霍普金斯对好东西的嗅觉非常敏锐,所以他站在巴塞洛缪的角度分析拥挤在肯特郡的乡下农舍的来访者时,突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因为他在两个狗仔队宽松的便帽中间看到了一张平静的脸,这比大楼中的一切都有轰动效应。

“看见什么了?”巴特问道。

“我看见了什么!”霍普金斯从长凳边上滑了下去,此时验尸官刚好坐下来要求大家安静。“给我留着位置。”他低声说道,随即溜出屋子。接着他又从后门进来了,很熟练地挤到他想要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那个人转头看着这个破门而入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