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季羡林真实人生》书评二:直面本心——评《季羡林真实人生》(3)

季羡林真实人生 作者:季羡林


可是,为什么我在看到《季羡林真实人生》时,那些由衷地表白;去国流落客乡的凄寂和孤独;亲身经历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戏”,开端和结束在他眼里竟是这样的平平淡淡……时,内心里再次泛起多年前初看《留德十年》那说不出的滋味?外人眼里的季老,家人眼里的季老,儿子眼里的父亲,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季老?在他走过的漫长人生里,哪一段路最让他难以忘怀、一辈子梦萦牵魂?六岁离开母亲的他一辈子不能释怀母亲的离去。也许不离开母亲,做一个普通的农民每日农作,也有另外的好。他在雨中的山林面对连绵不断的雨丝,那浓绿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神奇、迷惘的大网。孤身一人的他在这一张覆盖天地的大网中,踽踽独行——季老终究是孤独的,懂他的人以为通过文字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季老,身边的人通过日常相处言行举止拼凑出另一个完整的季老,如何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这是季老叩问一生的课题,亦是我们穷其一生无法寻求其解、没有标准答案的、关于自身的命题。

“一个人,不管活得多长多短,一生中总难免有什么难以忘怀的事情。”所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不管是多么稀奇古怪的事,概难言矣!季老曾经多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他活了将近一个世纪,沧桑百年弹指间,历经的多少事,岂能三言两语,怪诞的多,惊喜的也有,悸动的心飘泊多年,中年后再次历经沧桑之时已能处变不惊,年老后的几十年光景仍旧是埋头做学问,被人“利用”也罢,心知肚明是真,知晓又如何!如他所说,偶然性和必然性相辅相成,谁也离不了谁。

自此,叩问完毕,真实的人生只在每个人亲历走过的岁岁月月里,只在自己亲自感受过的成败里,只在自己耳濡目睹的感受里……除去这些,还有什么真实值得再次向世人郑重其事一一披露?

掩卷《季羡林真实人生》,我终于知道季老并不是身不由己的“糊涂”,他一直如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自律自问。也许,只是看得太清晰罢。漫长的世事在历经沧桑以后,一眼便能洞穿。九十八高龄的季老,含笑而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