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的胜利》引言 我们的城市人群(2)

城市的胜利 作者:(美)爱德华·格莱泽


我对城市的兴趣产生于埃德·科奇、瑟曼·曼森和雷纳德?伯恩斯坦执掌纽约的时期。由于我的童年是在城市中度过的,我已经为研究城市问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我的研究依赖于经济理论和数据,但我也曾实地考察过莫斯科、圣保罗和孟买的街道,也曾研究过繁华都市的历史,以及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发现,研究城市问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们面临着引人关注、意义重大而且经常会产生麻烦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最为富裕的人口往往会与最为贫穷的人口比邻而居?曾经盛极一时的城市是如何衰落的?为什么某些情景会反复地出现?为什么许多文艺运动在某些时期会迅速地出现在某些城市里?为什么如此之多的精英人士会制定出如此之多的非常愚蠢的城市政策?

要想研究这些问题,纽约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地点,因为许多人把纽约看作是城市的典型代表。就像我本人一样,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可能偶尔会稍稍地夸大这座城市的重要性,但纽约的确是一个城市的典范,因此也是我们研究世界各地城市的一个最为合适的起点。它浓缩了我们城市中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研究今后可能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跳板。

这个星期三的下午,如果你站在第47街和第五大道上,你将会遇到许多人。有些人正赶往郊区去参加聚会,或者要到市中心的酒馆里小酌一番。有些人正向东行走,要进入纽约中央车站的地下空间,那里拥有比全球其他任何一座火车站都要多的站台。有些人可能正要去购买一枚订婚戒指——第47大街毕竟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珠宝市场。那里会有游客一边走向一座又一座的地标性建筑,一边不时地抬头仰望,而纽约人肯定不会这样做。如果你装扮成一位游客,并不断地向上仰望,你将会看到由两侧高高耸立的摩天大楼形成的熠熠生辉的峡谷,这就是第五大道。

在30年前,纽约市的前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地光明。就像几乎每一座寒冷而又古老的城市一样,哥谭镇(纽约市的别名)似乎就是一只恐龙。在一个围绕着汽车重建的世界里,这座城市的地铁和公共汽车似乎落伍了。这座城市的港口曾经是东海岸的荣耀,此时却显得无关紧要了。在约翰?林赛和艾比?毕恩的领导下,纽约市政府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尽管它的某些税率是全国最高的。不仅仅是格里?福特,历史本身似乎也在宣告纽约市即将走向没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