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五、《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7)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再论贾宝玉

贾宝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封建贵族的叛逆?至少他无意为之。他无意向封建正统挑战,说几句抨击“国贼禄鬼”的言论,也是因为宝钗等人用正统理论来劝他逼得太紧。他是防御型的而不是进攻型的。他实在算不上“造反派”。他是花花公子?说他是花花公子其实倒比说他是“叛逆”更贴切些。所不同的在于他不仅追求感官上的刺激与满足,而且追求心灵的契合与情感上甚至可以说是审美上的满足。他与“花花公子”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化素质而不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他具有某种文人性格?他有文才,有不低的智商,似乎也有一种文人的清高。正因为生活在仕途经济的圈子里面,所以他看透、厌恶与拒绝再去搞什么仕途经济——其实是蝇营狗苟。但仅仅文事也抓不住他,吸引不了他。他是性心理变态乃至色情狂?“吃人嘴上擦的胭脂”、爱红、爱女厌男等等,不能说没有这种迹象,但他毕竟有灵性,有灵气,有一个相当痛苦的灵魂。

挨打之后宝玉见到众女孩子为己而悲,他反而“大畅”。不久他向袭人表白,他反对“文死谏武死战”,他只希望死后得到众女儿的泪水,“……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这里谈到了人生观中关键的、应该说是激动人心的一部分——生死观。他的这段死得其所其时的价值取向端端是奇了,非儒非道非释非耶稣基督,非享乐主义非禁欲苦行献身主义,非理想非务实,非社会非政治非历史非道德,非高尚非下流,非成熟非天真,非正常亦非心理疾患,端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今中外独一无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