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连接》第1章 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2)

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 作者:(美)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道义存在于群体之中

我们总是喜欢将这些事件看成奇闻,就像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世仇;或是将它看做旧式的复仇行为,就像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伊斯兰教派的相互残杀,北爱尔兰的连环凶杀,以及美国城市里不断反复的黑帮暴力冲突。但实际上,这种严酷的逻辑却有着古老的根源,因为自古以来就有暴力行为。同时,这种暴力行为还能体现出群体的团结——我们是“哈特菲尔德人”,我们是“麦考伊人”。

暴力行为无论大小,都可以通过社会连接关系进行传播,并且自人类出现以来即是如此。暴力行为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方式(向行凶者本人复仇)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伤害与行凶者亲近的非相关人)传播。但不论是哪种方式,单独的谋杀都可能引发连环凶杀。攻击行为一般会从某一个起始点开始向外传播。

为了避让某个人,一个男人跟另一个男人撞到了一起。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抡起拳头对打起来,心里还振振有词地说:“每个人都需要发泄心中的怒气。”

有时,这些暴力的传播可能会持续几十年,它们可能发生在地中海沿岸的村庄,也可能发生在城市的黑帮。

如果我们将责任感作为人类的一个属性,就会觉得导致暴力级联和集体复仇的思想非常不可思议。在很多情况下,道义存在于群体之中,而不是个人之中。暴力的群体性特点在于,暴力活动大多是一种公开现象,而不是私密的。在美国,有三分之二的暴力行为都是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年轻人当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四分之三。因此,暴力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就不足为奇了。

大连接洞察

正像人们常说的:“我朋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因此,“我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这些格言警句中包含着某些关于爱与恨的真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人类的连接关系。尽管贾科莫和吉米都是单独行动的,但他们的行为恰恰表明:责任感和复仇心理是多么容易沿着社会连接关系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再传到下一个人。事实上,我们甚至不必去寻找暴力传播的复杂路径,因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暴力事件就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在分析暴力发生的原因时,仅仅关注行凶者本身,比如他的心情、他扣动扳机的手指等是不够的,因为凶杀很少随机地在两个不认识的人之间发生。在美国,75%的杀人犯在作案之前就认识被害人,多数情况下还和对方很熟悉。如果你想知道谁会要了你的命,看一看你周围的人就好了。

不过,你的社会网络中也包含那些可能拯救你生命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