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顺应民意,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7)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用慷慨激昂、信心十足的语气说:“中国人民将会看到,中国的命运已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疗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1]在讲话的最后,毛泽东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民主联合政府万岁!”“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会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口号声。

1949年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了各小组起草的政协组织法草案、共同纲领草案、政府组织法草案等。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经过三个多月的认真筹备和艰苦努力,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终于在中南海怀仁堂胜利召开。这一天,怀仁堂门前,气球飘带高悬天空,各色彩旗迎风飘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共662人出席会议。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近450万名党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而不停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今后依然如此。宋庆龄作为特邀代表也同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今天,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中国的人民在前进,在革命的动力中前进。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2]

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改称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56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让世界瞩目的“开国大典”于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声宣告,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了中国文明史上第一个人民自己的政权;标志着一个混乱、分裂、贫困、落后的中国终于迎来了转机,一个安定、统一、繁荣、富强的伟大国家开始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2]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159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