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顺应民意,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8)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中国人经常说,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民国时期,中国注册的党派有300多个,甚至有的党派冠用了世界上著名政党的名字。每个党派都按照自己的理想在奋斗、在拼搏,甚至在流血、在牺牲。经过半个世纪的大浪淘沙,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执政党。这个过程既展示着历史的必然性,也展示着历史的合理性:是中国共产党时时刻刻关注人民的迫切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纲领和实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戴;也正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戴,才把中国共产党送上了执政党的大舞台。

埃德加?斯诺在《大河彼岸》一书中说:“共产党人已成为一支机动的、武装的、到处出没的‘十字军式’的宣传队,在亚洲几十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传播着他们的思想。他们给农民带来了与现代世界的第一次接触。他们给青年和妇女展现了他们闻所未闻的个人自由和重要性。他们给农民许下了‘耕者有其田’的诺言,并且决心把农民从苛捐杂税、高利贷、饥饿和家破人亡的火坑中拯救出来。他们答允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没有贪污、全心全意为普通人民谋幸福的新国家,人人机会均等,把国家建设在‘天下为公’、‘分工合作’的哲学思想上,‘共产党’三个字按中文的直译就是‘分享财产的党’。”

共同富裕,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尽快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让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让社会财富快速丰富起来,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快速改善起来,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由于没有搞清楚基本国情,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键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出现了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曲折。

中国共产党不怕犯错误,中国共产党敢于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1]犯错误不可怕,能够为人民利益而纠正错误,这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依然能够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戴的根本原因之一。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认真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重新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然而,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表面上维护毛泽东同志,而实际上是坚持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特别是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两个凡是”像一个沉重的精神枷锁紧紧束缚着中国人民的思维和行动。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