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尊重民权,让人民生活得有法可依(11)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其次,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大规模的援藏、援疆工作,从根本上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据统计,从1995年启动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开始,对口支援省市和单位累计向西藏无偿援助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133亿多元,实施援助项目4393个。仅在“十一五”时期,援藏资金就累计达到了75.5亿元,绝大多数的项目和资金均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新疆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不断开创新疆工作新局面。这些年,借助一大批援藏援疆资金和项目的实施,西藏和新疆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看病、上学、出行、饮水、通信等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第三,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保持本民族生活习惯的权利,保证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流传、继承和发展,保证少数民族群众过上充实的文化生活。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少数民族有权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审判,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每年召开重大会议时,都会提供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文字的文件和语言翻译。这些年,国家每年拿出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整理文字,搜集和保存各种文化遗迹,向有关部门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从布达拉宫到萨迦寺,从《格萨尔王传》抢救整理到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14.5亿元保护修缮西藏文物。边疆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于2000年启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广播电视节目译制能力大大加强,党和各级政府的声音越来越多地传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优秀文艺人才,使各少数民族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