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农业真相》棉花配额之战(7)

中国农业真相 作者:臧云鹏


一看供需平衡的说法没有奏效,棉花企业又抛出了棉农利益牌:一旦增发配额,棉农利益将受到伤害。

如果说纺织企业的立场是由其利益出发点决定的,那么棉花企业的观点也是屁股决定脑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进口棉花对它们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根据中国加入世贸议定书规定,棉花配额的分配是国营贸易占33%,非国营贸易占67%。33%中都是一般贸易配额,这些进口棉花可以自由转卖,不受限制。67%的配额中基本上都是加工贸易,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棉花不得转卖,而且用这些棉花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服装必须全部出口。加工贸易配额对棉花加工企业来说毫无用处,而一般贸易配额都掌握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北京九达纺织集团公司、天津纺织工业供销公司、上海纺织原料公司、中国储备棉总公司、新疆农垦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手中,一般棉花加工企业根本不可能得到。

但是棉花加工企业打出的“棉农利益牌”也十分有效。这一提法正中发改委的神经中枢,作为亲民的政府,农民的利益是绝不容忽视的。“棉农利益将受损”的观点经媒体报道后,惊动了中央高层。很快一份由发改委撰写的当前棉花形势的报告呈交到了国务院。报告中所反映的无非还是发改委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保护国内棉农利益,还是保护纺织业竞争力。

在这诸多的利益主体当中,只有棉农是“沉默的一群”,除了政府,他们没有利益代言人。但他们又是“用脚投票”的一族。笔者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报道,发现无论是打着国际竞争力旗号的纺织企业,还是将棉农利益挂在嘴边的棉花企业,均没有认真去思考和分析一种后果:农民放弃种植—棉花种植面积大减—国产棉花产量大幅减少—供需缺口加大—进口量大增—国内棉价进一步拉低—农民收益成为负数—棉花种植消失—中国纺织业全部依赖进口棉花。

这有可能发生吗?

“缺口论”打开国门

不管怎样,棉花还是源源不断地进来了。

1990—2011年中国进口棉花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