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个社会会好吗》[宽恕]没有和解就没有未来(11)

这个社会会好吗 作者:熊培云


关于未来,我最深切的忧虑

接下来谈谈药家鑫之外的事情,说说我最真切的忧虑。近几年来,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问题是,一个充斥着暴力思维和复仇情绪的国家,如何迎接它的转型?

回顾中国历史,这片土地的确是盛产臣民与暴民。《周书》里有句话: “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意思是说,君主善待他们,则像牲畜一样;不善待他们,则是仇人。不论是牲畜还是仇人,都不是正常的公民关系。而中国的小说作为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载体,里面也多是快意恩仇,而很少有和解与宽恕。

《史记·刺客列传》里有“豫让报仇”的故事。他的主人智伯侵略别人却被人灭了,由于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想着替他复仇,先是自残为阉人,混到赵襄子那里扫厕所,被抓到后,人家赵襄子觉得他是个义士,了不起,就没杀他。后来他还要继续复仇,怕被认出来,又给自己毁了容,还吞了炭,让自己的声音都变了。杀了几次没杀成,最后请赵襄子给他一件衣服,砍三刀算是把仇报了,然后这人自杀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豫让虽然不是小人,但的确是将复仇演绎到了极致。有人可能会说,不错啊,这家伙折腾一辈子,士为知己者死,也算是青史留名了。这种判断太过浪漫,只是看到了隔世的传奇,却没有看到现实的残酷。简单的事实是,这个人像机器一样一辈子跟着仇恨走,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世界上没有比找仇人更容易的事情了。找朋友需要对方确认,有一定难度,而找敌人自己说了算,而且还有可能像疑人盗斧一样,玩起了预言实现的游戏,越找越激动。卡尔·波普尔说:“马克思主义一开头就错了,因为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找敌人,不是在找朋友。”从地主到资产阶级,从知识分子到官员,找到最后,不仅国内人人互相为敌,在世界上没剩几个朋友,是朋友的最后也多“叛变”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我特别介绍一本书,图图大主教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按“记账党”的说法,图图大主教应该是“西奴”了。不过,这位“西奴”并不吝惜自己对西方的批评。1984年,也就是他获诺贝尔和平奖的那年冬天,图图大主教曾在纽约这样嘲笑殖民时代的白人——“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圣经》 ,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祈祷吧!’于是我们闭目祈祷。可是到我们睁开眼时,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我们手里有了《圣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