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个社会会好吗》[宽恕]没有和解就没有未来(13)

这个社会会好吗 作者:熊培云


由于致力于和解与反种族隔离,1984年图图大主教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十年后,曼德拉和南非国民党的德克勒克同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同一年,同在非洲的卢旺达却发生了数百万人死亡的种族大屠杀。熟悉这段历史的人知道,造成这场大屠杀的起因,不是物质的匮乏,也不是种族的不同,而是仇恨,是比利时殖民以来形成的仇怨没有得到化解。

南非的和解,是一个良性互动的结果。白人德克勒克总统敢于通过谈判交出其独揽的政权,甚至是交给曾为世仇的对方,这意味着他有可能会被支持者抛弃。而走出牢房的曼德拉也成为和解与宽恕的化身,让白人信任,让政治正常的脚步得以推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南非当时已经形成了和解与宽恕的文化,就像图图大主教说的那样,不希望新生的南非因为仇恨重新倒在废墟之中。

中国不是南非,但它将面临所有转型国家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即一旦变革到来,政府与民众该如何面对历史,是冤冤相报,还是走向和解?而和解,可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才有可能完成。二十世纪的中国,积累了太多问题需要重新面对。我无法知道将来的中国会走到哪一步,更不敢断言它是不是会走上南非所选择的“第三条道路”,但我确信改革也罢,合作也罢,革命也罢,真正伟大的社会变革是让所有人都活下去,而不是一部分人活下去,而另一部分人死掉,否则社会痛苦将永无穷尽。而且我确信,如果没有一个宽恕与和解的环境,不仅未来的转型危机重重,现实中的推动也将举步维艰。就人性论,没有谁愿意将自己放到一个十足危险、毫无希望的境地里去。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给我写过一封信,悔恨自己一事无成,因为“日日耕耘,却忘了播种”。我写文章、做一些演讲,也是希望能为未来的中国播撒一些和解与宽恕的种子,因为没有和解就没有希望,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