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找个社会意义上的良师益友(1)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找个社会意义上的良师益友

年轻人要学会交48岁的朋友,也要会交8岁的朋友。

平常大家很少有机会跟一个公司的老板接触,如果你做过“一日助理”,哪怕只是一天,你也能知道,职场的老板是怎么做的。等你跟了三个老板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不同的行业还不一样。尽管这种体会不是全面的,但那是真实的,它会给你一种刺激和感知。人是需要从行为上作出改变的,但改变需要诱因,需要受刺激。

翻看那些做过“一日助理”的同学们写的感受,会看出他们有很多反思:“我以前以为是这样的,结果发现是另外一个样子”;“原来我以为这个是可行的,结果发现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以前我以为这样是可以的,结果最后发现这样的话会得罪人”。

所以,你要想开始收获见识,就要有社会上的良师益友。

实际上,不管你今天学的是哪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你以为对口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的关联最多不超过10%,不管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相关。学习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社会上的良师益友。因为知识和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播方法是依靠人际关系来传播,当你有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就拥有了社会知识。

我认为同学们在选择良师益友时的最大误区是爱以名人和大忙人作为对象,其实这类人都没空教导你。想想看,有这么多人想找他们交朋友、说事,就算他很愿意跟你指点一下,那也就只有两分钟吧。像那些公司的大老板,他们所考虑的事情或考虑问题的层次可能不会让同学们直接得到帮助,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务跟你们是不同的。事实上,你们偶尔听他们说一点儿东西就够了。

其实,在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人,比如单位的业务骨干、老会计,或者资深员工。他们往往是按照职业层面的要求,掌握了某些专属于职业的行动型知识,他们不一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却是在社会上实实在在做事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应该创造机会去接触这些具备行动型知识的人。他可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中层经理,也可能是一个很会搞活动的组织者。

如果在你的生活里有若干个这样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对你生活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告诉你职场中的经验。我觉得,那样的人才是同学们真正要交往的人,才是比较现实的帮助者。在现实世界中你要学习的规则是现实的操作性规则,所以这些业务骨干告诉你的东西才能助你成功,帮助你从一张白纸,一步步成长到高水平。至于那些名人,拍一张照片,寒暄一下就可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