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追问时要掌握四个方法(2)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再比如,有个人跟你说:“听说袁岳请客吃饭,怎么回事?”“你说的这个‘怎么回事’是什么意思?”“因为他这个人很小气。”“为什么这么说?你举个例子,他怎么让你有小气的感觉?”“我一找他借钱,他就说不借。”“这我听说了,他的原则就是不借钱啊。”“我跟你说,其实吧,我们经常在一起喝个酒、吹个牛什么的。但是只要一说到借钱,他就说没有。”“那你要问他借多少钱?”“也不多嘛,就是我买房首付的120万。”只有到了这一步,你才会知道他为什么得出那个结论。

在深度访问中,或者说,当我们要了解一个职业时,最重要的不是这个人对这个职业评价的好与不好,因为人与人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感受,而在于他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所以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回归事实的本相。这个本相是什么东西?就是我们研究者琢磨的东西。不管一个人的概念、说法、口号是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我们做的所有研究中间,找到原来的事实和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叫树荫法。我过去在机关里面工作的时候,曾经和其他两个人作为领导人物被选上去。我们三个人中间有一个人特别适合做这个工作;我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工作;还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工作,但觉得还行。我们三个人年龄差不多,处在差不多的职位,三个人的感觉却各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特点,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发生的是什么?

要知道这点,就不要听别人的判断,重要的是我们要顺着他的判断找到事实,是什么原因让他得出这个结论?虽然吃的同样是红烧肉,可是这个红烧肉跟其他红烧肉味道真是不一样,他能说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就叫树荫法。

第四个叫联系法。比如有人问:“你是一个法律专业学生,又爱做菜,还当主持人,你说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啊。学法律,最重要的是在立法中间,将一般化的东西提炼出来做成一个规范。我这个人思考完任何事以后都会进行提炼。而学会了立法技能,在公司里面,就会写员工手册、写规范。做菜,就会懂得写菜谱。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会做标准,学法律的都会干这个。”“那这个跟主持人有什么关系?”“我当主持人,我就告诉他们,你们的形态是什么。”“什么叫形态啊,做这么长时间,没见过哪个人跑来问形态是什么。”“形态就是一个模式。”“什么叫模式啊?”“模式就是一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什么叫要素啊?”“要素就是这个东西,你不做,其他东西都做不好。”……

除此之外,深度访问的特点是你问完问题之后,人家会哗啦哗啦给你讲很多,通常这个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要避免的是不要问一些是非题,而应该问“what and why and how”。要问:“你是什么感觉呢?”而不是问:“你感觉肯定不好,是吧?”不是问:“大部分人对你的节目应该有很多赞扬,是吧?”而是问:“你做这节目的时候,面对这么多老总,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这样才能有更多可以说的话。

其实我每次都战战兢兢的,因为的确每次任志强都压制我,或者直接挑战我:“袁岳你别说了,你又不懂的。你明白?”他就会这样。很多时候都是临场应变的反应,而不是事先想好的,因为没法做准备,所以会有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