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轻,折腾吧》用社会访问透视职业未来(3)

趁年轻,折腾吧 作者:袁岳


下面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我在上海的公司有一个助理,在她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大概半年吧,我想了解一下她在工作上到底有怎样的进步,就给她做了一次个人深度访问。具体深度访问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我每问一个问题之后她都可以说一大段。

举个例子,她说其实自己感到最困难的是谈判费用的问题。我说:“那你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为什么费用是一个难题?”然后她就总结了四点。在这之间,她会顺便提到说:“有的时候吧,我还是有点儿成就感的。”然后我就追问了一个问题:“那你能说说什么样的案例让你有成就感呢?”然后她就说:“在海口参加香港一个会议的时候,我感觉不错。”这里就有一个联系。她说现在的工作是这个特点,以前的工作是另外的特点。我就问:“那你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相比较,以前的工作对你有什么帮助呢?能不能举个例子呢?”她就会开始举例子,这是举例法。把你过去遇到过的,同你今天要面对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叫联系法。

再比如,下面的时候我要她介绍一个朋友,她就说她朋友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时我就问;“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呢?”这是要她运用举例法。她说她朋友效率很高,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而且比自己做得好。我就会问她朋友可以做到这点的关键是什么,这就是树荫法。然后问她在朋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她就说她朋友的工作很细致。一般人说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会问:“你能举个例子吗?什么是‘很细致’?”她说比如顾客的姓名啊、联系方式啊都记得很细。这里运用了定义法。她给出了一个说法,但她的说法是什么意思呢?究竟包含什么东西?树荫法就是你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和根据呢?举例法就是你举个例子来说明你要表达的东西。

我一开始的问题就只有一个,就是你对工作有什么感觉?这个是准备好的,所有后面的问题都是现场问题。我问了21个问题来了解她对公司的感受,下面就要来分析她对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们可以看到她在费用问题上谈得最多,聚焦得最多,这和我的预想是一致的。因为当初招她的时候,就是当经纪人来使用的。但是我没有和她明说过,她日常生活的任务表现得很明显。我通过将她说的话语分成若干个类别,可以感受到她的进步。第一个就是她在专业线上活动开了,第二个就是学会了如何对待别人。通过分类我可以很快了解她的进步。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知道我助理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缺少主动交往能力,被动介绍的情况下还是做得很好的,但主动的时候能力还不是很强。

她的总体状况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好,比如新人交往、谈高价钱等。现在我用的方法是提炼法,可以用来做总结,这些都是在我访问她的原文中就有的。但是我写的都是提炼出来的,我要用一些概念来表达她的话代表什么。我把客户对她的表扬、老公对她的表扬都分在一类。她老公会征求她的意见,她也会咨询他的老公,我把这种东西叫做认同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