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平等的世界》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屠杀(2)

不平等的世界:21世纪杀戮预告 作者:(德)海拉德·威尔则


问:婴儿想攻击你们?

答:我每时每刻都警惕着他们是否可能发起攻击。 在旁观者看来,这样的陈述荒诞透顶,简直一派胡言。但若是分析参加越战的美国士兵的心理,便能发现,当事人之所以产生以上极端的感知,是因为他们对于丛林作战没有准备,无法应对越共的游击战,从而造成行为参照的缺失,丧失控制能力,于是将自身所在的整个行动空间视为具有威胁性。在不少越战老兵的口供里,都出现了婴儿会攻击他们的臆想,显然,原因在于,他们感觉到了越共的威胁,却不清楚威胁来自何方。来自不可见敌人的威胁使很多士兵产生混乱,无处不在而又不知何处的危险导致了控制力的完全丧失和行为的错乱——对于掷手雷婴儿的臆想证明了这种草木皆兵的感觉。根据这种感觉,只要非我同类,就可能是伪装的敌人,就要不择手段地予以消灭。

越战的军事策略不受常规战争规则的限制,通过“搜寻与消灭”、“自由射击区域” 以及测算战斗果实的“清点敌尸”战略,屠杀平民成为战斗的组成部分——这种行为也许被视为令人遗憾的事故,而决不受到禁止,这进一步加强了士兵的迷茫无措。这些战略将平民和敌人混为一体,如此看来,将婴儿也当做越共,就显得不那么匪夷所思了。不加区分地屠杀,目的在于使得屠杀者能更好地掌控局面。

越战中产生臆想的绝非仅限于直接参与战斗的士兵,美国政治和军事领导层对于战争未预料到的灾难性进程也产生了非理性的认识,例如,他们认为,越共的战斗人数将有耗尽的那一天,而那一天就将是美军取得军事胜利的最后时刻。正如当时一位观察家所写的,美军参谋部的指挥们和总统顾问们这时都在“做梦”,无法对于自己的行动后果做出任何现实的判断。

为了预测出胜利日期,美军采用了“清点敌尸”的方法,这样便可预先算出敌人的有生力量何时会耗尽(根据西贡的统计数据预测,将在1965年底)。“清点敌尸”战略导致了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屠杀——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清点死亡人数,其情形就像某个美军军官嘱咐手下的那样:看见孕妇尸体,要算作两人。

历史学家总是在既成事实之后寻找原因,在行为甲和结果乙之间搭建一种逻辑因果关系。而上述这类事件表明,结果乙往往完全出乎行为甲本意。村庄里的士兵和西贡的指挥官遵循的是不同的思维,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同。以为根据尸体数量就能预测战争结束日期的狂想导致了战场上的暴力升级,士兵们纯粹为了“清点敌尸”而杀人——这类事件,就是隐藏在诸如“暴力升级动力”这样抽象概念后面的事实。实际上,在极端的情境下,如在感知威胁时,特殊思维将起到催化作用,推动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即使是当事人本人,事后面对结果,也会不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费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