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平等的世界》不分男女老幼的大屠杀(3)

不平等的世界:21世纪杀戮预告 作者:(德)海拉德·威尔则


在有关越战臆想的另外一个例子里,美军认为丛林里存在着南越军队的总指挥部,必须找到并且消灭。这个臆想一方面来源于美军始终无力战胜在军备和人数上都处于劣势的越共的事实,另一方面来源于美军以为敌人会和他们一样以同样方式思维。出于这样的想象,美军决定施行轰炸,他们以为可以用焚烧和破坏丛林的方式找出实际上并不不存在的越共总指挥部。在此,美军同样是试图获得概览全局的能力。但是结果却是,自从那张照片的发表开始——照片上,被烧伤的小女孩潘金菊光着身子哭着逃出燃烧的村庄,全世界的舆论都开始反对美国的越战。这个结果当然完全不是美军当初的意图,而它却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未来走向。

越战也对敌人的经济状况造成了打击,由于美军对越南的错误想象,大约有80万吨的炸弹被投在越南,这个数量超过二战所有战场所承受的轰炸总数。而美军为了清理丛林而使用的有毒药剂也给越南人民留下后遗症,影响了好几代人。

在所谓“冷战”当中,越战是最荒谬、创伤最严重、恶果最持久的一次战争。其后果至今不仅深入影响到越南社会,在很多方面:道德、军事、经济,以及民众对总统所制定的政策的信任感层面,这次沉痛的失败也同样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越战当中,美方之所以会有这样矛盾举动的原因都出自心理:对于打赢这场战争的幻想其实与害怕丢脸的心理密切相连。无论约翰逊还是尼克松,都曾经公开宣称,他们不愿成为第一个战败的美国总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于是美国尽全力拖延越战,力求不败——即使他们已经不可能打胜。包括大名鼎鼎的睿智人物亨利·基辛格在内的美国政府智囊团,他们与大多数军方领导人物一样,创造出一个虚拟空间,他们在其中分析所感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他们像歌德诗中的巫师学徒 那样,越来越深地陷入惨败。

这些高层负责人都具有一个特征,即拒绝把那些与他们的期望不符的信息当回事。最初,他们觉得自己完全不可能被一个越南这样的——他们称之为“第四等”的——国家战胜;接着,他们不断高估美军的能力,也高估南越;最后,惨败越是明显的时候,他们越是固执地坚信幻觉。在此,我们所熟知的消减矛盾的心理机制又起作用了——这不由让人联想到类似的伊拉克战争,而这也恰恰说明,消减矛盾、群体思维 和自我高估这些心理现象在影响我们的行动时所起的作用要强过历史经验。当感知到危险时,这些心理都是适应手段。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