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第五章(2)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作者:(日)井上清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林子平是把钓鱼群岛看做中国领土的,这是一目了然,毫无疑问的。图与文章不同,它没有牵强附会进行解释的余地。《图说》的附图中还有一张叫做“三国通览舆地路程全图”,是“为观察朝鲜、琉球、虾夷②并桦太③、堪察加、腊虎岛等数国接壤形势的小图”。它是以日本为中心,北至堪察加,南至小笠原,西至中国,范围很广的地图,可称得上是东亚全图。在这样的一张地图上,居然清楚地画有钓鱼群岛这个芝麻大小的岛屿——许多比它大得多的岛屿却没画上——并将之涂上了与中国本土相同的颜色。对林子平的《图说》来讲,明确各国的范围及边界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钓鱼群岛就成了不能省略的了。

①林子平将台湾的色彩与中国本土的色彩加以区别的理由,现在还无法推断,但可作一大概的想象。即在《图说》的附图中有一张下文讲到的可称为“东亚全图”的地图,在那里林子平将明确属于日本领土的小笠原群岛涂上了与日本本土及九州南方的岛屿、伊豆群岛不同的颜色。以此类推,他认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不是本土的属岛。正如小笠原岛一样,虽是日本领土,但因它与九州南岛相同,很难说是本土的属岛,所以被涂上了与本土不同的颜色。因此,可能林子平也把台湾涂上了与中国本土及其属岛不同的颜色。

②北海道的古称。——译注

③即库页岛,又名萨哈林岛。——译注

林子平在序文里写道“此数国之图小生不敢杜撰……琉球原有《中山传信录》为证”,可见他的琉球图是根据《中山传信录》里的地图绘制的。然而,他不是囫囵吞枣地、毫无分辨地接受《中山传信录》的观点。林子平研究了《中山传信录》及当时日本人研究琉球的权威著作——新井白石所作的《琉球国事略》等,同时加上了自己的见解,才写出了《图说》并绘制了地图。《中山传信录》中的图没有按国分色,而林子平却用色彩把它们分开了。

对此,琉球政府的声明说:“《中山传信录》中记载三十六岛之外不是琉球领土。所以,林子平就把在此之外的钓鱼群岛机械地用色彩区别开来,把它当做了中国领土。这种资料没有价值。”面对这样的托辞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林子平绝不是“机械地”区分,这在图上一看便知。他把十分明确的中国领土台湾、澎湖涂成了与中国本土不同的颜色,而把钓鱼群岛涂上了与中国本土相同的色彩。由此看来,他并不是将三十六岛以外的所有岛屿都涂成了与中国本土相同的颜色。林子平认真研究了《中山传信录》,并根据上面的久米岛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的说法——这句话与我在前一章里的解释相同,认为这里就是中国与琉球的分界点,对在此之前的钓鱼群岛是中国领土一事深信不疑,并特意用不同的色彩明确地加以区别。

实际上,《中山传信录》中对姑米岛的注解,与郭汝霖、陈侃使记的记述相同,久米岛以东是琉球的领土,而西面的各个岛屿是中国领土。用汉语方式表达也是极其自然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