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第六章(3)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作者:(日)井上清


假如把现代帝国主义“先占必须是有实效性”的“法则”运用到钓鱼群岛上的话,在这个小小的无人岛上设立行政机构,对明、清时代来说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毫无意义。对于现代的先占为主问题,横田教授做了如下论述:

“根据先占土地的状况,有时也不能照搬这个原则(有实效性统治的原则),有时也是没必要的。譬如像无人岛这种地方,设立行政机构,放置警力、兵力,就没有实际必要,在无法居住的地方,自然也无法设置那些东西。”

明、清时代的钓鱼群岛就是这种无法定居的无人小岛。所以要想在那里找出“有实效性统治”的痕迹,是不可能的,这是不言自明的。横田讲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使无人岛成为海盗的巢穴,在附近的陆地或岛上设置行政机构和警力,实行行政管理,必要的话,可派遣军舰和飞机,时常巡视,这样做也就足够了。”

这样做在现在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既没有“军舰、飞机”,也没有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的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况且人都无法居住的小岛,也不可能成为“海盗的巢穴”,所以也没有必要到这里“时常巡视”。那么,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怎样做才能满足现代日本的帝国主义政府及其帮凶日本共产党的条件呢?怎么才能在钓鱼群岛留下“实效性统治的痕迹”呢?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唯一能留给后世的,就是确定这个岛的位置、给它命名、指示到那里的航线,并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并且,“这样做也就足够了”!

明朝政府还做了更多的事,在将钓鱼群岛纳入海上防御区域、系统地论述防御倭寇策略的《筹海图编》中,标出了钓鱼群岛的位置和其所辖区。这也就是横田教授所说的“在附近的陆地或岛上设置行政机构和配备警力”。

说到此,我认为,明、清两代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没有必要按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则”说明“先占”钓鱼群岛。他们肯定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们死后几百年的20世纪,会有人利用“先占法则”对他们的领土说三道四。正因为他们确信这里是自己的领土,才明确地留下了现代帝国主义的先占谬论所不能否定的历史事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