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11.3 “失去”中国与朝鲜战争(1)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插图第2版) 作者:(美)詹姆斯·M·莫里斯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兴趣,这种关注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基督教传教士试图让这个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变得“开明教化,皈依基督”。世纪之交,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此后几十年里,美国对中国的兴趣始终不减。美国民众见证了孙中山和国民党上台执政,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斗争,国、共两党在“二战”结束后又再度同室操戈。

美国国内亲蒋的“中国游说团”眼看苏联人公然将“满州”转交给毛泽东,并且支持毛泽东从蒋介石和国民党手中夺取政权,于是向美国政府频频施压,确保在中国维持一个“民主的”非共产党政府。

然而,问题在于毛泽东、蒋介石二人除了将对方彻底击败以外,不会接受其他任何结果。不仅如此,如果没有美国的直接援助,蒋介石毫无疑问无法赢得内战。1945年底,乔治·C·马歇尔将军从陆军退休后,受杜鲁门总统之托欣然前往中国,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然而马歇尔长达一年的辛苦努力最终归于徒劳。即使共产党和毛泽东看上去有望赢得胜利,但中国的局势终究容不得任何外人插手。

故事的结局在1949年临近尾声之际终于揭晓。中国共产党不仅夺取了政权,而且把蒋介石及其追随者赶到了中国沿海的台湾岛。毛泽东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在1950年初与苏联签署了互助条约。

“二战”之后共产主义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节节胜利,气势咄咄逼人,由此引发的普遍不安让互相责备之声愈演愈烈。关于华府高层是否已经安插了共产主义分子或共产党“同路人”的无端猜疑变本加厉。凡此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在美国民众和身为民众代言人的政策制定者之间蔓延,迫使他们下定决心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强制推行“遏制政策”,阻止共产主义的胜利“流毒”世界。

就在此时,北朝鲜于1950年6月25日进攻南朝鲜。冷战从此演变为热战,各军种之间的口角暂时告一段落,美军的虚弱无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变得一目了然。为了帮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友邦,这个国家——并非没有经过再三考虑——拿起了武器。

随着1945年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垮台,盟军在朝鲜半岛沿北纬38度线划出一条分界线。分界线以北由苏联人负责解除日军武装,实行管理;以南则归美国负责。苏联人成立了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共产主义政权,由经苏联训练的朝鲜人金日成领导。美国和联合国则承认在美国和联合国共同监督下选举成立的大韩民国自由政府,其领导人为民族主义者李承晚。这条原本随意划定的界线很快成为永久的隔阂。尽管北朝鲜在此后两年内不断开展针对南朝鲜的小规模“冲突”活动,但美国的情报来源预测冲突不会升级。因此最后一批美军于1949年6月撤离南朝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