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11.3 “失去”中国与朝鲜战争(6)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插图第2版) 作者:(美)詹姆斯·M·莫里斯


首先,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在几十年后常被人称作“被人遗忘的战争”)在当时符合美国正日渐成型的“遏制政策”以及与他国的条约义务。朝鲜战争成功地击退了一个侵略者,保卫了一位盟友。共产主义利用武力大肆扩张的步伐得到遏制。韩国在美国的保护屏下得以自由决定自身的命运。这既是这场历时三年的战争的主要成就,也是最令人信服的辩解。

其次,美国人民和美国军队首次接触到为达到有限目的而开展有限战争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中,大国利用小国作为代理,为其提供资金与武器,而他们头顶的核保护伞则杜绝了为取得全面决定性胜利而扩大冲突的危险。虽然,这样的战争理念对于许多只经历过为全面目标而进行全面战争的美国人来说难以接受,但是这场有限的朝鲜战争却在不少方面成为此后几十年里无数冲突的典范。

再次,朝鲜战争清楚表明单纯依靠核武器保家卫国以及维护条约义务不仅过于危险,而且在国家面临威胁或侵略,却无法以核战争化解危机之际反而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因此,只要美国继续承担捍卫西方自由的责任,那么就必须——无论这需要付出多么高昂的成本——具备多种军事反应的能力。

第四,尽管朝鲜战争中采用的武器与战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相同(坦克、大炮、步兵、核武器等等),层出不穷的改革创新仍然体现了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包括喷气推进式飞机的使用,例如F-80“流星”战斗机、F-84“雷电”战斗机和F-86“佩刀”喷气战斗机(虽然“二战”中流行的“野马”和“海盗”战斗机在近距离空中支援方面表现出色);这些喷气式战斗机装备有威力更大,精确度更高的军械,如“响尾蛇”固体燃料导弹。同样新投入使用的还有直升机,如西科尔斯基飞机公司生产的HRS-1型直升机被用于执行“垂直攻击”战术和快速撤退伤员。此外,新使用的M46和M47“巴顿”重型坦克装有改进的半自动传动装置和更加精确的测距仪,足以胜过苏制T-34坦克。在防空武器方面,波束制导导弹和无线电制导导弹也在朝鲜战场登台亮相。

第五,正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种族隔离制度在美军部队中寿终正寝。虽然早在1948年,杜鲁门总统便在9981号行政命令中宣布废除军中种族隔离制度,但此后一直没有取得进展。由于朝鲜战场上战斗迟迟未决,各军种不得不让黑人加入白人部队。长期以来阻碍(黑白)混编部队的军中障碍终于就此终结。

无论是出于世界政治新秩序的现状考虑,还是从在战后数十年里生存所必须的现实主义角度出发,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都不愧为一场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全面战争(即核战争)正在被有限战争(非核战争)所取代。即便不是绝大多数,至少也有相当多的美国人——这些人认同麦克阿瑟所说的“胜利没有替代品”——在1953年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政治决策者们仍然习惯将朝鲜战争看成一次例外,而非某种趋势的开始。不过,50年代余下几年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让美国人继续品尝教训的滋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