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食品革命(1)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那时记忆

1983年,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马克西姆西餐厅在北京开业。

1993年,北京市政府宣布取消粮票。

2007年,中国方便面产量达到498亿包,占世界总产量的1/2。

粮票退出历史舞台

说到粮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恐怕已经不知其为何物。然而,这张小小的纸票,曾是老百姓须臾不可分离的“命根子”,它扮演了中国“票证时代”中最重要的角色。

粮票为1955年至1993年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粮食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自1953年起,内地百姓须凭票购买粮食,直至1993年止。 粮票的票面额一般是1市斤、3市斤、5市斤、10市斤、1市两和2市两。

粮票并不是专属“中国制造”的,最早在苏联十月革命后,为了稳定局势,就采取了计划分配商品的政策,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而美国在二战时期也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物资极其匮乏,粮食分配实行定量供应,政府发放了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各种票证,所有东西基本都要凭票供应:买米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那时候成年人每个月有半斤油票,许多家庭都省吃俭用,到年底用省下来的票买上几斤油,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年货。学生上学的时候,都要向老师登记粮食定量。按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确认每人每月的粮食分配量;此外,对于白糖、鸡蛋、牛奶、肥皂等其他生活必需品,都有明确的定量供应;至于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更是一票难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