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食品革命(2)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只有方寸大小的粮票,看上去平淡无奇,其实它蕴藏了许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深厚内涵,容纳了绘画、地理、民俗、历史、度量衡等各门类知识。许多地方的粮票都很重视图案设计,采用多色印刷本地的名胜古迹、建设工程、风土人情。票面上还印有毛主席语录、农业机械、人物花鸟、火车轮船等图案,以及那些展现新中国丰收的田野、沸腾的矿山、繁忙的海港、茫茫的草原的感人场面。

这张小小的纸票能够在任何一家市场以及商店“买”到各种食品、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花鸟鱼虫甚至家居用品,还能起到支付费用的作用,堪称中国的“第二货币”。

90年代以后,粮食供求走向市场,全国各地开始进行放开粮价的改革,粮食供应变得充足了,粮票也被人们闲置起来。市场经济的时代到来,使得粮票变得愈发不合时宜,到了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彻底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粮票走出了家庭,却走进了收藏市场。粮票流通广,存世量也很大,因此全国通用粮票的收藏价值并不是很大,而一些发行量较少、比较有特色的军用粮票和早期发行的地方粮票受到了更多的青睐,比如粮食部、贸易部、粮食局发行的不同版面的军用粮票,还有海南省的“海南行政公署粮票”,连海南省的粮食局都没有存档。这些少见的粮票,在收藏市场上价值不菲,一般都在上百元甚至上千元。

这些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小小票证,如今,成为收藏市场上一种热门的收藏品。当年,它走进家庭,开启了一个时代,而后,它走出家庭,又开启了另一个时代。小小票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历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