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食品革命(3)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第一家西餐厅——“马克西姆”

1983年9月的一天,北京崇文门西大街2号热闹非凡,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西餐厅在这里宣布正式开业,这家餐厅名字叫做马克西姆。餐厅内的装潢有浓郁的法国风情——枫栗树叶状的吊灯与壁灯散发出幽暗的光辉,映照着墙上的鎏金藤图案,墙上的装饰壁画以及四周的水晶玻璃镜、五彩缤纷的彩画玻璃窗,一派18世纪法国巴黎豪华宫殿的模样。

马克西姆西餐厅在中国开业的消息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它的主人,大名鼎鼎的时装大师皮尔·卡丹斥资几百万美元,将刚刚接手的餐厅大胆地空降到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北京,从装饰、口味到服务,都是纯正的法国风格。只是人均消费200元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当时的中国人月收入不过是几十元,开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顾客有70%都是外国人,很多中国老百姓只是站在门口悄悄地观望。

某种程度上,皮尔·卡丹不仅传播了法国餐饮文化,更为重要的是,他让中国人见识了法国的饮食时尚。虽然西餐的价格贵得离谱,却发挥了相当大的广告作用。在此之前的中国,西餐文化甚是贫乏,西餐厅也是寥寥无几,在北京,只有“老莫”(莫斯科餐厅)、和平饭店、新侨饭店几家。马克西姆餐厅就此横空出世,以其高端的价格加上典雅的装潢风格,成功获得了不少人气:许多驻华使馆人员、外国元首、甚至中方领导以及各界名人,都选择光临此地,或与友人聚会,或独自喝上一杯。当时,去马克西姆吃饭,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马克西姆餐厅也是中国许多时尚艺术的萌发地。被称为“中国摇滚之父”的崔健与马克西姆结缘最深。在这里,他第一次演唱那首一曲成名的《一无所有》。八九十年代,马克西姆餐厅曾是北京摇滚青年们的世外桃源。当时的总经理,也是如今号称“中国时尚教母”的宋怀桂总是免费请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崔健、程琳、艾敬来参加派对。餐厅中间的地毯掀开就是舞厅,音乐响起,“趴儿”(party,聚会的意思)便开始了。在这里,中国摇滚乐发出了最早的声音。

皮尔·卡丹本人,每年都要来马克西姆餐厅,他的时装发布会,常常会选择在这里举办。在他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宋怀桂培训出中国第一批时装模特,当她带领12名中国模特走出国门,到法国巴黎参加表演的时候,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时尚界并逐渐被接受。

马克西姆餐厅也带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西餐业的发展,一大批西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萨拉伯尔、星期五餐厅等都在1995年相继开设,今天,你能在中国各地吃到正宗的法式鹅肝、英式沙拉、意大利通心粉、美式牛扒、俄式鱼子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