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昏暗之坡与抵达之坡(2)

浪游之歌 作者:(美)丽贝卡·索尔尼


一座孤峰是风景中的自然焦点,是旅行者和当地居民定位自己的地方。在风景的连续中,山是断裂--高点、自然屏障、神秘的土地。在山上,纬度不能感知的变化能变成高度的惊人变化。生态和气候迅速从温和的山脉下的丘陵地带变成冰河高度:有森林线,和超过之上即无物生存或生长的生命线,而在海拔一万八千英尺之上即是登山者口中的死亡区。在此冰冷、低氧的区域,身体开始死亡,判断力受损,连最服水土的登山者也失去脑细胞。在高山上,生物学消失以揭示一个由地质学和气象学的严酷力量所塑造的世界。山在世上是作为此世和彼世间的门槛、精神世界靠近的地方。在世上多数地方,神圣意义被归于山;虽然精神世界可能是骇人的,但它很少是邪恶的。基督教在欧洲视山为丑陋、凶恶的地方,这种看法似乎是独一无二的。在瑞士,龙被看作是不快乐的死者的灵魂,它和流浪的犹太人一样出没在山区。在传说中,犹太人被处罚要流浪到世界末日为止,因为他们侮辱被押赴十字架刑场途中的耶稣。流浪的犹太人的说法暗示欧洲基督徒经常对流浪和犹太人拥有负面的看法。十七世纪许多英国作家将山描写为“高而可怕的”、“地球的垃圾”、“畸形”,甚至有“山是由诺亚洪水造成”的说法。因此,虽然欧洲人在现代登山发展上居领导地位,登山却来自浪漫主义对“欣赏自然地方”的恢复。

从历史来看,最早登山的人之一是中国的秦始皇,公元前三世纪他不顾诸侯步行登山的建议而驾马车登泰山。他以建万里长城和焚书知名,或许焚书之举就是湮灭在他之前登泰山的人的纪录。秦始皇之后,很多人走到泰山之巅--两千多年来,很多人走过从山脚的太平市经三座天门到山顶玉皇殿的七千级阶梯。美国作家暨佛教徒格莱特·艾莉西登上泰山及中国的其他朝圣地。她写道:“中国人所谓的‘朝山进香’,实际上意指‘对山致敬’,仿佛山是他们的女皇或祖先。”公元四世纪时,一名非常不同的朝圣者在欧亚的另一边爬山:基督徒朝圣者埃杰里亚。她的朝圣日记流传了下来,手稿暗示她是女修道院院长。埃及沙漠深处的西奈山是当时基督徒朝圣地之一。她由当地圣者引导通过宽广而平坦的山谷。以色列子民在圣人摩西攀登上帝的山时也曾在这山谷里滞留。她和她无名的同伴徒步攀登海拔近九千英尺的西奈山--“笔直而上,仿佛攀登一座墙。”埃杰里亚指出:“这里看似只有一座山;不过,一旦你进入此区,你会发现许多山,整个区域被称为上帝的山。”对埃杰里亚而言,在西奈山上帝将十诫传给摩西:攀登西奈山是圣经中的神圣事业及归返圣经中最伟大的地点。自埃杰里亚的时代以来,西奈山一直筑有阶梯,一位十四世纪的神秘主义者将每天登梯作为宗教表达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