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纠葛(1)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斯大林对华政策的摇摆

1949年4月,就在解放军渡江作战前夕,毛泽东准备亲自出访苏联,与斯大林会谈。但斯大林拒绝了毛泽东访苏的请求,称如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他将委派一位政治局委员作为全权代表来中国。不久,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Anastas Hovhannesi Mikoyan)就来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高层会谈。米高扬指出,鉴于中国目前的形势,斯大林的意见是中共应“立即停止内战,实行南北分治”。毛泽东听后非常生气,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解放军渡过长江后,毛泽东又收到斯大林的电报,斯大林对中共南下作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毛泽东愤怒地对周恩来说:“过去,他(斯大林)明里支持我们,其实暗地里并没少帮他们(国民党)。现在,我们共产党革命事业就要成功了,他还在帮他们。”

早在1945年8月,莫斯科就给中共中央发来电报,称中国不能打内战,毛泽东应赴重庆进行和谈。在斯大林看来,中共拒不和谈必将导致东亚局势紧张,破坏苏联与国民党政权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苏美两国共同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从而损害苏联在远东的安全和利益。

随后,在国共两党接手东北的问题上,斯大林更是出尔反尔。先是要求国共军队均不得进入东北,后来又协助中共军队接管东北的中心城市和工业重地,接着又改变主意,突然同意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各大城市,命令中共军队立即全部撤离。斯大林之所以如此犹豫不决是因为他想确保对中共的完全控制,并保证苏联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斯大林既想详细了解和全面掌控中共,又不愿意直接接触、公开支持中共。

1949年1月10日,斯大林电告毛泽东,称国民政府希望苏联出面调停国共内战,苏共有意接受这一建议,中共不应拒绝和谈。他一方面担心解放军继续南进可能招致美国的干预,一方面希望把中共控制在莫斯科手中。毛泽东于12日给斯大林回电,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苏联的建议。

从1947年初到1949年初这两年时间里,毛泽东三番五次地要求亲自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可斯大林却一再推托,他的对华政策一直在左右摇摆。战后苏联对华政策取决于苏联在东亚的战略目标和苏美在亚洲的战略关系。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对东亚的战略考虑主要有两点:一是把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来,二是确保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为了保证实现上述权益,苏联在对华政策方面与美国合作,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并劝说中共服从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为此,斯大林与蒋介石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维护苏联从雅尔塔体系中得到的权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