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别了,司徒雷登(3)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黄华把这一信息向上汇报后,引起了周恩来等人的兴趣,因为这同样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了解美国的政策,并且有利于破坏西方国家的反华阵线。但是考虑到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共认为这件事情最好以非官方的形式进行。于是,决定让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出面邀请司徒雷登访问燕京大学,同时黄华告诉司徒雷登,他可以在北京见到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司徒雷登高兴异常,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国务院的明确指令,他又很难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于是,司徒雷登致电国务院,陈述了他去北平的利弊。好处在于:可以当面向中共领导人陈述美国的立场,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意图,同时可以鼓励共产党内部自由化的和反苏联的势力。弊端在于:可能会引起美国国内的反对,也容易引起盟友的怀疑,也可能因此强化毛泽东等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为了减少负面影响,他还建议同时访问广州。在分析利弊之后,他表示希望国务院尽快给他一个答复。

答复是否定的。杜鲁门政府虽然打算与国民党政府脱离关系,但是也不打算马上与共产党建立关系,而且杜鲁门当时还要顾虑国会和新闻界的反应,当时国会已经因为“失去中国”对行政当局进行攻击。7月2日,傅泾波通知黄华,司徒雷登必须回国述职。

在与司徒雷登接触联系的同时,毛泽东也表明了不惧怕与美国对抗的态度,并且在6月30日正式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8月2日,司徒雷登离开中国。8月5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即著名的《对华关系白皮书》,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指出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同时“哀叹无力挽救国民党的垮台和阻止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同时还寄希望于中国的“民主的个人主义者最终将推翻外来制度”。美国的观点尤其是最后一点激怒了毛泽东,因而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更加不利的影响。

作为对“白皮书”的回应,毛泽东发表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谴责了美国的对华政策,表明了中国独立自主、不受外来干涉的决心与态度。对于司徒雷登,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挟起皮包走路”。可以看出,毛泽东主要是通过“司徒雷登”表达了他对美国的一种态度,这一段的中美戏剧性交往至此彻底告一段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