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抹不去的胎记(2)

看透日本:一衣带水向何方 作者:程万军


第二次“大化改新” 之“汉才”把日本正式带入高度文明的封建新世纪。历史没有争议,日本第二次“文明变革”,完全“以中国为师”。孝德天皇大张旗鼓地宣扬“汉才”,言之凿凿地进入了全面汉化时代。“和魂汉才”是中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国家纲领。此时“华夏文明”达到鼎盛,唐中国如日中天, 大和民族心悦诚服地甘居华夏小弟,把“汉才”举为国家纲领,从政治体制到文化设计,一律照搬“汉才”。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三省六部”,至今内阁还在沿用“省”称谓。今日日本,依然是个礼数周到的国家。而从古代日本人的礼节来看,也与中国隋唐异曲同工。中世纪前的日本,是“华夏文明”的忠实粉丝。对于中国,只有崇拜,未曾动过一丝“征服”之念。

 我们今天探究日本的汉化深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便“汉和”没有血缘关系,但日本学习古代华夏文明还是任何国家无法比肩的,这着实显示了日本人的一大长处:认真。日本学习先进文明的认真刻苦,真到元气中,刻到了骨子里,他国无人能及。

古代日本上层人士似乎个个都是中国通,他们的汉语文言功底甚至比有些中国人还深厚,礼数比有些中国人还周到。所以,中国现代很多高等学府的老师、学者到日本访问,不敢轻易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而许多日本文化学者,也丝毫不掩饰对“古典中国文化”的崇尚、“拿手”之情。

即便是日本后来换了老师,也无法在文化上将“汉”绝迹。足见古代中国文化进入了他们的血脉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日本注定与华夏文明“扯不清”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