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国维家事》8.清华人物(2)

王国维家事 作者:王东明


“小桥食社”供应的,以南方菜点为多,我只记得有一种烧饼,香酥松脆,很像现在的蟹壳黄,与北京硬韧的芝麻酱烧饼一比,风味截然不同。她选用的餐具都很漂亮。这些,都是事隔八十年尚存的印象。

“小桥食社”生意不错,食客有学生、教职员及其眷属,附近又没有别的小吃店可去,可以说是独门生意,或许应该说是一枝独秀才对。问题是赵伯母交游广阔,又喜请客。凡是稍熟的人到店里,她总是嚷着:“稀客,稀客,今天我请客。 ”就这样,“小桥食社”在请客声中关闭了。

1958年,赵氏夫妇来台参加“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三哥嫂与他们相聚多次,临行前曾请他们吃饭,并请到胡适及梅贻琦两位先生作陪。我因俗务缠身,未能躬逢其盛。据三哥嫂说,赵伯母仍是谈笑风生,意兴不减当年。

1974年,三哥贞明到美国探亲,在旧金山停留时,曾与赵老伯电话联络。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亲自驾车,将他接往山区住宅相聚。他们热情招待后,坚持留三哥在山间小住。三哥看到两位老人事事必须躬亲,不忍打扰,坚持不肯停留。结果二老再亲送下山,并在中国餐馆请他吃饭。赵伯母一边殷勤叫菜,一边说:“没关系,吃不完你带回去,可以两天不买食物。”

他们夫妇是两个性格并不相同的人,一个沉默,一个爽朗,但是那种洒脱及崇尚自由、互相尊重的德性,一直让人羡慕。他们如神仙眷侣一般。如今虽已作古,仍令人怀念不已。

·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其父陈三立为清末著名的诗人,父子二人皆为饱学之士),游学欧美十数年,抗战时期任教于西南联大,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陈寅恪在清华研究院任教时,尚未结婚,与赵元任先生比邻而居。他自己雇了一个听差,侍候起居,却在赵家一起吃饭。

那时还没有电冰箱,所谓冰箱,是用木料制作,里面钉了洋铁皮,上层放冰,下层放置要冰镇的东西。台湾地区在电冰箱没有普及以前,也常见到。在北平,冬季河水都结厚冰,有专营藏冰的冰窖,冬天把冰放进去,到夏天取出来出售。清华的住家中,九成都有冰箱,可冰酸梅汤、水果、开水等。冰块每天由冰厂的伙计按时送来,赵伯母身体肥胖,夏天怕热,所以尤爱冷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