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可以幸福!》言语(8)

你可以幸福! 作者:(美)威尔·鲍温


你很难把未知的情况想成正面的情境,这有其道理。研究发现,如果我们为某件事物担忧,而它后来虽然成真,那么往往因为我们已经预想到最糟的状况,痛苦的程度会稍微减轻。此外,最重要的是,由于想法会反映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告诉自己可能会发生的负面情境,结果往往容易一语成谶。

万一莉亚错了怎么办?要是她的男友真是决定要和她分手,却怯懦得不敢告诉她,怎么办?等她最后发现之时,就会感到痛苦。但由于她的选择,因此几乎一周都没有感到忧虑或恐惧。要是他们真的分手,她只需要面对分手的痛苦,而不必因为担心分手而度过好几个无眠夜晚。

你不可能同时既忧虑又幸福。

不妨试试:努力想一件你既忧虑同时却又幸福的事?你办不到。这就像一边闻着烤箱里美味食物的香气,一边却又在鼻子里塞了两只刚穿过的运动袜,不可能做到。

英文单词worry(忧虑)来自于原始印欧语系的wring,意思是扭住某人的脖子,使他窒息。忧虑扼杀我们感受幸福的能力,我们告诉别人和自己的话语可以增加或减少忧虑,它们永远不会保持中立。

爱因斯坦说:“想象即是一切。它能预览人生即将来临的美景。”你脑里想象的事物就像电影的预告片,预演了即将到来的未来。试问自己:“我未来的人生风景,是温暖抑或伤心的故事?我的人生电影预告片是喜剧抑或悲剧?预告片预言的是英雄的凯旋抑或痛苦的失败?”

接着,回到你脑海中的剪接室,把你想要的预告剪接在一起,并且对你自己和其他人谈这个故事。预告片就像它们所概述的电影一样,有限制级、保护级等分级,你该一直剪接,直到你可以把它列为精彩(awesome)的A级。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发现,幸福和不幸福者的区别,在于他所谓的“解释形态”(explanatory style)。幸福的人往往会以让他们觉得安心自在的方式,向自己和他人解释事物,而不幸福的人则会以让他们觉得不安焦虑的方式解释事物。人在阐释自己的想法时选择的观点,就是他们幸福指数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