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服务是一种哲学理念(1)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作者:(日)近藤大介


服务是一种哲学理念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我认为这与“服务就是金钱”的哲学理念没有渗透到中国人的心中有关。

在日本服务业之中,上文提到的便利店堪称典型代表——如果服务质量提高,营业额就会成比例增长。相反,如果服务质量哪怕是有一点点下降,都会立即收到顾客的投诉,营业额也会随之一落千丈。因此,所有的日本商家都在为提升服务质量而不懈地努力着。

反观中国,商家首先关注的是商品的销量,至于服务是好是坏,几乎从不在意。

再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在我居住的北京某公寓的一层,不但有711,还有一家名为“味多美”的面包店。店里的人气商品是一种叫做“德国奶油”的面包,每个售价人民币5元。如果售价为10元,那么顾客会觉得价格太高,从而放弃购买。如果面包的味道不好,即使售价仍为5元,估计也没有顾客会买第二次。所以,正是因为味道鲜美,而且价格适中,这种“德国奶油”才成为了热门商品。

不过,要是在日本,除了“味道”和“价格”之外,我们还会加上“服务”这个衡量标准。说得极端一点,如果“味多美”的服务质量不高,那么,无论“德国奶油”的味道有多好,价格有多便宜,我们都不会去第二次。

虽然,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多次“光顾”了这家“味多美”,但是,以一个日本人的标准来衡量,我实在无法昧着良心地给它的服务打上一个及格的分数——在顾客排着长队等待结账的时候,收银台里明明有两位店员,可是其中的一个人就直愣愣地站在原地,什么也不做;收银台里的银行卡刷卡机经常出现故障;收银员拒收100元大额纸币;店员站在通道上实施作业,阻碍了顾客的通行;顾客在即将打烊时进店购物的话,往往会遭到一声怒斥“关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