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花很长时间决定一件事,好还是不好?(6)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作者:(日)近藤大介


2012年11月1日,夏普公司召开了记者见面会,发布9月决算。见面会上,夏普公司总裁奥田隆司带着一脸的愁容对外宣布:

“根据今年3月期的决算,我公司在上一个财年内出现37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亿元)赤字。我们已经制定了计划,准备在今期将这一数额减少至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但是,到明年3月的决算期,我公司预计还将背负4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50亿元)的赤字。”

这就意味着,在原有的1兆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40亿元)有息债务的基础上,夏普公司还将在两年内背负高达8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的赤字。但是,夏普公司的自有资本比例仅为9.9%到10%,也就是说夏普拥有的资本仅仅为2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大致等同于公司一个月的营业额。所以,夏普真的已经到了“无论何时破产都不足为奇”的危险时刻了。

在2012年11月1日的记者见面会上,媒体对夏普公司总裁奥田隆司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

记者:是“拖延问题”的企业体制导致夏普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吧?

奥田:我们已经多次对目标业绩额作出了下方调整,但是仍然无法实现目标。辜负了大家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正在做深刻的反省。

记者:昨天,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指出,松下现在是一家“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公司,那么夏普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奥田:夏普拥有众多世界高精尖端技术,但却没有很好的运用这些技术资产,没有把它们和收益联系在一起。

记者:台湾鸿海精密集团提出的收购一事,进展情况如何?

奥田:我们正在和鸿海的高层进行深入的意见交换。

鸿海精密集团是一家被称为“夏普救世主”的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为美国苹果公司生产iPhone、iPad等产品的“富士康”就是由鸿海精密集团运营。如今,该集团在中国范围内拥有120多万员工,年产值高达10兆日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是日本夏普公司的四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