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营销七堂课》招聘启事背后的斗争(2)

自我营销七堂课 作者:黄欢


我一一批驳,说,我们虽是外资企业,但现在招聘的是拓展本地市场的业务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本地渠道的拓展、维护和促进。做这份工作其实几乎用不到英语,要求英语四级纯属多余。

另外,做好这份工作最需要的不是学历、专业知识,而是人际拓展的主动、终端巡查的勤奋和对业绩的企图心。而本科学历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本地人大多生活压力小,不愿吃太多苦,反而无法胜任。而其中勤奋努力者,经过两年的奋斗,大多已升职,也不会来应聘这个起点职位。所以,这么拟写招聘启事就等于自设门槛,挡住了那些真正对这种机会极渴求的人,他们可能是学历较低但完全胜任有余,也可能是外地来沪、环境艰难但更需要这个机会的人。

再说,这份工作风吹日晒必须常年一家一家地拜访拓展,维持陈列,配合促销,这些本来就是本科毕业、英语四级、本地户口的人所不愿意做和做不了的事情。

而且,底薪都4000了,在20世纪90年代末,那个条件已经很不错了,有没有提成也无所谓了,应该聘上的人工作起来又怎肯不遗余力?

所以,我判定这样一份招聘启事招的都是没有战斗力的销售员,不能指望他们去冲锋陷阵。当时,我最极端的一句话是,一个有本科学历英语四级的人工作两年居然都没升过职,那么他必然不是太懒就是太笨!

如果有少数不如此还肯再来做业务员的人,那么他们不是冲着上市公司的名声过渡,就是冲着4000元的底薪来摸鱼。

我当时很激动地指着这份招聘启事哀叹:“这样的招聘注定招来一堆糟糕的人,怎么可能肩负扭亏为盈的重任?”

这时候,人事总监火了。站起来就说:“你才来几天,说得倒轻巧。”她列举了很多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然后说:“有本事你去招一批精干的人来看看。”

我还真敢,就接着说:“我觉得哀兵必胜,我们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也还是境外上市公司。如果我们肯降低门槛,吸纳那些外地留沪极其渴望建功立业、勤奋肯吃苦的年轻人,低底薪低门槛并且设置末位淘汰制,结果肯定大不一样。”

然后,我拿出了我修改的版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