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我营销七堂课》柯达的犹豫令它错过了一个时代!

自我营销七堂课 作者:黄欢


柯达的犹豫令它错过了一个时代!

柯达曾有过百年的辉煌。它曾占据过全球2/3的摄影产业市场份额,拥有超过14.5万名员工。

它的辉煌始于技术创新。1880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并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那以后,“柯达”也几乎成为摄影的代名词。

1975年,柯达垄断美国90%的胶卷市场以及85%的相机市场份额。

仅从1900年到1999年,柯达工程师们共获得了19576项专利,这种和时间赛跑的能力帮助柯达在全球市场不断迎来新的成功。1966年,柯达公司的海外销售额达到21.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中排名第34位,纯利居第10位,当时位于感光界第二位的爱克发销量仅有柯达的1/6。直到2002年,柯达的全球营业额增至128亿美元。

在那个阶段,柯达在和时间赛跑的路上遥遥领先。

可惜的是,这种领先的优势和巨大的利润,令伟大的柯达错过了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数码时代的来临。

时代已经改变,柯达却迟迟不愿做出及时放弃和转向的决定。最终,这位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倒在数码时代的浪潮中。

长于技术创新的柯达,没有在数码技术创新上败给对手,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工程师Steven J.Sasson(史蒂芬·J.塞尚)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但当年的柯达并没有把这项发明放在心上,以胶卷冲印技术起家的柯达,更多地仍在持续推动相机的技术升级,不断推出“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一系列相机产品。

进入21世纪后,数码的巨浪已经带来了全球的产业革命,而柯达作为一家传统胶卷生产厂商,仍迷恋于原有的市场和营利模式,迟迟没有跟进,严重低估了数码摄影发展的速度和趋势。

直到2003年末,柯达才提出“全力进军数码领域”的战略。2004年,柯达推出6款姗姗来迟的数码相机,但利润率仅有1%。柯达所有的数码相机均为代工生产,因此质量相比日本的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等其他专业厂商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一切并非柯达不注意科技创新,也不是柯达不懂得世界发展的潮流,而是在自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没有勇气再面对另外一种更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产业革命。柯达选择继续“沉迷于过去的辉煌”,错过了最佳的转型时期,柯达这个巨人倒在技术拐弯处。

2012年1月4日,柯达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通知,由于在过去30个交易日中柯达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6个月内无法达标,将面临被摘牌的危险。2012年1月19日,柯达正式向美国地方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创造辉煌百年的柯达公司,在自己131岁生日的时候,让“串起每一刻,别让她溜走”悄然溜走。溜走的不仅是众多人熟悉的“黄色巨人”柯达,还有过去的那种生活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