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3章(3)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作者:(美)贝文·亚历山大


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如果美国和苏联愿意在选举问题上冒险,让所有党派进行一次真正民主的全朝鲜选举,那么就不会产生右翼的南朝鲜,也不会产生共产党的北朝鲜,而会选出一个对共产党分子和右翼地主都不利的温和政府。但是美国对共产党在东欧的颠覆活动仍记忆犹新,因此并不相信苏联。而对西方抱有偏执性反感的俄国人也不相信美国。

也许更重要的是,俄国人长期以来一直妄图控制朝鲜,不愿仅仅为了满足朝鲜人民的民族愿望,而从自己所占据的地位上撤下来。

因此,朝鲜发现其本身在双重地奉行一种一千年前就曾经采取的“和议”政策,即依靠一个大国以保护自身的独立。这一政策使得朝鲜能够脱离中国独立存在达数百年之久,从而对两国都有好处:朝鲜几近独立,中国对朝鲜加以保护,并把朝鲜当做一个缓冲国,以抵御日本人和其他来自东方的可能入侵者。

和议政策在李氏王朝统治朝鲜时期达到了顶峰。该王朝的缔造者李成桂国王甘愿做中国的“开化的进贡国”。他在1392年说道:“吾等区区小国,可充作围栏与墙壁,以报效皇上浩荡天恩。”

然而在1948年,朝鲜发现自己不得不同两个对立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大国,玩弄和议手法。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由美国支持、联合国认可的韩国,并由七十三岁的李承晚担任独裁总统。在北方,在苏联帮助下成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选举三十岁的共产党人金日成做首相,金日成以前曾在苏联军队里当过军官。

至于说李承晚对和议政策的依赖程度,也就是说,如果他向北朝鲜挑起公开冲突,他是否期望美国前来帮忙,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很大分歧。美国在支持联合国选举之时,自己也不清楚这是在获得一个“开化的进贡国”韩国,是在像以前的中国封建帝国那样,同南朝鲜确立一种“老大哥”与“小弟弟”般的关系。然而李承晚却经常鼓吹动用武力使朝鲜统一。可是知情的军界人士都很清楚,李承晚并没有这样一支兵力。李把和平统一的观点当做异端邪说来对待。在1951年3月1日,他曾说道:“尽管大洋彼岸的朋友建议,不要攻打北朝鲜的外国傀儡,但是北方处在苦难中的兄弟的呼声却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应对这一呼声作出反应。”

人们也不清楚苏联开始有意充当北朝鲜的老大哥这一角色。苏联的战略意图已经越过朝鲜,指向了美国。但是,北方的金日成却已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跟李承晚的架势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到1948年底之时,两个敌对的朝鲜政府在三八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双方都声称自己代表整个朝鲜,而且都努力要把对方消灭。双方都发动过边界袭击,有些袭击还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北朝鲜游击队还渗透到南部的山区,在那里进行袭击活动。三八线上以及南方内部的这些暴力行动,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战争开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